课文仁义礼智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0-12-10 12:04:11 语文 我要投稿

课文仁义礼智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仁义礼智》

课文仁义礼智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理解人的价值,掌握“仁”的内容,明确君子之道。

  重点难点:

  1.如何理解“仁”的内涵,君子的含义

  2.仁义礼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欲仁,斯仁至矣”,请问“仁”有怎样的三个境界?回答后教师明确。

  一是仁者爱人,主要是人与人的关系,怎样去做人;二是推己及人,推亲及众;三是在生死关头,“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不惜牺牲生命以保全“仁”。

  今天我们学习:“仁者爱人”板块的《仁义礼智》。

  二、整体感知

  教师点拨,学生概括。明确:

  第10则,说明“仁者、智者 ”与“仁”的关系。

  第11则,说明“仁者 ”与“智者”的不同特征。

  第12则,成为君子的途径和方法。

  第13则,论述怎样处理仁和智的辨证关系。

  第14则,论述了勇和义的辨证关系。

  第15则,指出仁和义是人们行为的准绳。

  第16则,表明仁义礼智之心能使人愉悦。

  第17是,揭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三、文本研读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http://www.ywzx8.com

  具体分析每则内容:

  (10)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1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12)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1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文】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14)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15)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译文】 孟子说:“自己糟蹋自己的人,和他没有什么好说的;自己抛 弃自己的人,和他没有什么好做的。出言使低毁礼义,叫做自己 糟蹋自己。自认为不能居仁心,行正义,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 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义,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把最 安适的住宅空起来不去住,把最正确的大道舍弃在一边不去走.这 可真是悲哀啊!”

  (16)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译文】孟子说:“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是明白这两方面的道理而不背离;礼的实质是在这两方面不失礼节、态度恭敬;乐的实质是乐于做这两方面的事,快乐就产生了;一产生就抑制不住,抑制不住,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

  (17)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译文】孟子说:“人类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很少(仅在于人懂道理),可是一般人还抛弃这些区别,只有高尚的君子能保留它。舜能够明了各种事物的道理,体察各种人物的心情,是因为他按照仁义去做,不是把仁义作为工具来使用。”

  四、讨论、质疑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结合你个人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2.试举出我们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仁”内“义”外的观点。

  五、思考、感悟

  1.孟子对孔子“仁”的学说做了哪些发展?

  明确: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学主张,具体概括成为“仁义礼智”四个字。他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是人心所固有的,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有的人能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自暴自弃,成为品格低下的人。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仁义礼智”它们各自的关系如何?“仁与义”、“仁与礼”、“仁与智”哪种关系最为重要?为什么?

  明确:“仁与义”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本质和核心,“义”是评判事物的价值准绳,一个人是否“仁”,是否“礼”,是否“智”最终都由是否知“义”来裁决。“仁”内而“义”外。

  六、课时总结

  “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意,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 “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智”:知者、明智、智慧。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和内涵。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我们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七、课堂练习(30分)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http://www.ywzx8.com

  1.默写名句(4分)

  (1)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阅读下文,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读后感。(16分)

  《五代史·冯道传》论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妙啊,管子善于立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地步,那便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末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然而在这四者之间,“耻”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论及怎么才可以称为士,说道:“个人处世必须有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耻,对没有耻而感到羞耻,那么就没有耻辱了。”又说:“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那些搞阴谋诡计耍花样的人,是根本不能用耻来形容的。”其所以如此,因为一个人的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士大夫的无耻,可谓国耻。

  读后感:

  3.(文科必做)阅读材料,完成各题(10分)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离娄上》)

  ⑴用斜线(/)给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多划1处扣1分)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

  ⑵本段材料体现了孟子怎样的观点,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4分)

  答:指出仁和义是人们行为的准绳。教育人们不可自暴自弃。(2分)

  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仁”比作是人们最安全的住所,将“义”比作人们最正确的道路。(2分)

  陕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学案2

  陕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去、贼、恶、焉)和有关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深刻理解孟子的“性善论”,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4.孟子运用比喻、对比说理的方法。

  【学法指导】教师点拨,学生质疑思考,相互探讨

  【学习难点】1.理解“性善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2.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第一课时

  『课前自主学习案』

  1. 读准字音:

  孺( )子 怵惕( )( ) 羞恶( )之心

  强( )恕而行 不如荑稗( )(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⑴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⑵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⑶若火之始然

  3.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谓其君不能者,贼( )其君者也

  非恶( )其声而然也

  庶民去( )之,君子存之

  4.翻译句子

  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⑵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⑶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⑷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5.关于性善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请阅读文本思考何谓“四端说”(请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并解释)

  『课堂探究案』

  1.解释四端:

  2. 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3尝试对仁义礼智四端展开举例说明:

  4、孟子认为:扩大充实“仁义礼智”四端、“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课后训练案』

  简要分析以下比喻的妙处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主备人:刘密 审定人: 审核人: 年级组长: 使用日期: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第二课时)

  『课前自主学习案』

  1.归纳整理文章不好理解的词句

  2.请根据内容把相应序号填在横线上。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是中国人?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的文化心理是谁塑造的?是什么时候塑造的?我认为应该追溯到春秋战国,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的社会理想,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道家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

  法家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

  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这就是“_________”。

  A.公开、公平、公正 B.平等、互利、博爱

  C.仁爱、正义、自强 D.真实、自由、宽容

  『课堂探究案』

  1.解读自暴自弃:

  指自己不愿意居仁心行正义,而且还出言诋毁礼仪的行为。稍加引申,就是自己不愿意学好人做好事且自卑自贱,自甘落后甚至自甘堕落。

  生活中怎样对待“自暴自弃”行为或人?

  2.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每一个人都要有这四种“心”,少了其中任何一种“心”都不能算做是严格意义上的人,其实这四种“心”也应该是对我们今天每一个人的要求。针对2011年小悦悦被两车相继碾压,七分钟内十八位路人都视而不见,后终被拾荒者救助的事谈“仁义礼智”的现实意义。(整理写出五六百字的短文)

  【拓展阅读】

  阅读《庄子》有选段写出人生心得: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①者承蜩②,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③株拘④;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注释】①痀偻:驼背。②蜩:蝉。③厥:竖。④株拘:树根盘错处。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去、贼、恶、焉)和有关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深刻理解孟子的“性善论”,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教学重点】

  1、重点讲授第1则、6则 。

  2、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

  【教学难点】

  1、理解“性善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2、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座不少同学在小时候都背过《三字经》,相隔时间久了,或许已忘了大半,但第一句相信大家都知道。对了,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先秦诸子的一位儒学大师就坚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同学们,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吧,几秒钟的时间一座城市化为废墟,多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捐款,解囊相助,时刻关注着四川人民。那我想问一下,他们、你跟四川的同胞是亲戚吗?是朋友吗? 认识吗?——不认识,那你们为什么会捐款捐物,甚至留下了泪水呢?

  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同情的心理,也就是侧隐之心。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 “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字音

  孺( )子 怵惕( )( ) 羞恶( )之心

  强( )恕而行 不如荑稗( )(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⑴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⑵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⑶若火之始然。

  4、翻译句子

  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⑵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⑶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⑷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三、关于“性善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请阅读文本思考何谓“四端说”(请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并解释)

  四、教材探究

  1、从课文所选的6段选文来看,课题就是全篇所阐发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而且它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四肢一样。那么,孟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

  2、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4、孟子认为:扩大充实“仁义礼智”四端、“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5、简要分析以下比喻的妙处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五、升华主题,总结教学:

  六、课外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社会上已不再那么欣赏“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个性”这个词语的风靡。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学生自然不甘落伍,于是“你真有个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评价。我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对社会的影响?个性的张扬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请以“个性的张扬与社会的需要”为标题,运用本文中学习的三种说理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3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去、贼、恶、),虚词(焉)

  和有关的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情感目标:深刻理解孟子的“性善论”,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教学重点】

  1、重点讲授第1则、6则 。

  2、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

  【教学难点】

  1、理解“性善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2、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座不少同学在小时候都背过《三字经》,相隔时间久了,或许已忘了大半,但第一句相信大家都知道。对了,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先秦诸子的一位儒学大师就坚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同学们,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吧,几秒钟的时间一座城市化为废墟,多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而远在深圳的你们,也是纷纷捐款,时刻关注着四川人民。那我想问一下,你跟他们是亲戚吗?是朋友吗? 认识吗?——不认识,那你们为什么会捐款捐物,甚至留下了泪水呢?

  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同情的心理,也就是侧隐之心。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 “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关于“性善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

  1、四端说(请学生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请学生解释)

  恻隐,就是怜恤、同情。

  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

  辞让,就是推让、谦让。

  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

  端,就是发端。

  (老师引导学生举例展开“四端说”,加深学生的理解)

  ①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因为与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因为这种同情心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

  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说出一两个呢?(学生例举汶川大地震的例子)

  (此例由老师讲解,“四端”例子由学生自行讨论交流,老师给予指导、总结)

  ②例:不久前我们学习的孟子选篇中的《齐人一妻一妾》最能体现这羞恶之心。丝毫无羞耻之心的齐人,在乞食了祭司剩下的酒肉之后,还在妻妾面前表现出与达官贵人共食的傲慢样子,在孟子的眼中,他已经是“非人”了。相反,齐人的妻妾抱头痛哭,以她们的丈夫为耻。

  总结句:请大家反思自身,如果对于自己的错误有羞耻之心,面对他人的丑恶行为有憎恶之心,说明你心中保持着“性善”中“义”的一面。

  ③例:“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9.11事件、汶川大地震逃生时,让妇女儿童先离开;老师组织学生先离开,自己留在最后。坐车不为老人让座。

  总结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让便是知礼的最基本表现。

  ④例: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哥白尼坚持真理“日心说”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总结句: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需要我们分辨。或许分辨它们需要突破重重阻碍,或许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我们也不能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

  刚才大家对仁义礼智的发端内涵讨论激烈,可见对此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那这四端是孤立存在的吗?不是。他们是统一的整体。第一则中有这样一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就是说人有仁义礼智,就好像人有四肢一样。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四肢,便不是一个身体完整的人。一个人失去仁义礼智,便不是一个心灵完整的人。

  齐读第1段选文,讨论研究问题:

  2、从课文所选的6段选文来看,课题就是全篇所阐发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而且它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四肢一样。那么,孟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

  ——首先是运用了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惡之心”;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这里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逼近论说中心,这种运用层进式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是理性极强的一种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第二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 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说的中心——正反对比,辩证有力!

  通过以上分析,第1段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极富理性,辩证有力,但是,运用层进式也好,运用正反对比也好,而从逻辑上来说,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方式,而唯独对并非是全文论说中心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一观点不惜调动了“例证法”和“正反对比法”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证,这是为什么?你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启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观点是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就像为了求证一个几何命题而精心设定的一个坐标点,这个坐标点如果不存在,那么有待求证的命题就不存在,同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重要理论基础如果站不住脚,本文的论说中心也就站不住脚。

  ——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运用“例证法”论证观点时,举例要全面,绝不能使用“孤证”。而“孤证”现象在我们同学的作文中却是屡见不鲜的。

  3、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不是。“‘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等于“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

  ——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

  4、孟子认为:扩大充实“仁义礼智”四端、“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时主要用的是“喻证法”。运用“喻证法”时,喻体越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就越能深入浅出地证明论点。

  三、升华主题,总结教学:

  孟子告诉我们拥有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了“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问题的关键就是你有没有去发现并挖掘这种所固有的潜能,也就是课文中所说的“扩而充之”,如果你挖掘了你的潜能,你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弃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堕入了邪恶。你又是怎样不断挖掘你的潜能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巨大的潜能,你是一个火炬,要看你怎样把他点燃,你是一块宝藏,要看你怎样去挖掘;你是一颗星星,要看你怎样去发光。

  我们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句,还要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孟子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但是有发端之后还要不断向内心求取,还要使他成熟,不能自暴自弃,只有这样才能把仁义礼智四端发扬光大。

  四、写作借鉴:

  本文所选的是孟子有关“修身”方面问题的重要论说,主要阐发的是“仁义礼智”的“四端之说”,它是孟子“性善论”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去认真地学习体会,并要积极地继存和发扬。与此同时,作为议论性的文章,孟子经常采用的层进、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更是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的。因此,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练习,请大家抄一下。

  五、课外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社会上已不再那么欣赏“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个性”这个词语的风靡。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学生自然不甘落伍,于是“你真有个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评价。我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对社会的影响?个性的张扬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请以“个性的张扬与社会的需要”为标题,运用本文中学习的三种说理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原文和译文(翻译)

  1、【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见孺子将人于打,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④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⑤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 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6)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 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刚端于我(7)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8),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9)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①乍:突然、忽然。③怵 惕:惊惧。侧隐:哀痛,同情。④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 “纳”。⑤要(ya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6)端:开端,起 源.源头。(7)我:同“己”。(8)然,同“燃”。(9)保:定,安定。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棋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 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问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 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2、【原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7)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译文】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

  3、【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1)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2)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3)

  【注释】(1)几希:赵注云:“无几也。”(2)庶物:与庶民的涵义相近,指万物,庶在此是众的意思。(3)非行仁义:赵注云:“非强力行仁义也。”

  【译文】孟子说:“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很细小,普通人把它丢弃了,君予把它保留了。舜懂得万物的原理,明白做人的道理,依从仁义行事,不是去推行仁义。”

  【段意】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性,也就是仁义。这一点本是人人都具有的,但之所以人间会有圣贤、普通人、小人之分,就因为圣贤保有了人住,而其他人则或多或少丢弃了它。所谓“推行仁义”,是指带有功名心去行仁义,“非以仁义为美而后勉强行之,所谓安而行之也”(朱熹《集注》)。只有自觉地依从仁义行事,也就是像孔子所说的那样,随心所欲而不违反它,才算是真正保有了仁义的本性。

  4、【原文】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1)反身而诚,(2)乐莫大焉。强恕而行,(3)求仁莫近焉。”

  【注释】(1)万物皆备于我:赵注云:“谓人为成人以往,皆备知天下万物,常有所行矣。”朱熹《集注》云:“此言理之本然也,大则君臣父子、小则事物细微,无一不具于性分之内也。”(2)反身而诚:赵注云:“反自思其身所施行皆能实而无虚,则乐莫大焉。”朱熹《集注》云:“言反诸身而所备之理皆如好好色、恶恶臭之实然,则其行之不待勉强而无不利矣,其为乐孰大于是。”(3)强恕而行:赵注云:“当自强勉以忠忽之道。”朱熹《集注》云,“强,勉强也。恕,推己以及人也。”

  【译文】孟子说:“万物都为我所具备。通过自身实践而觉得它们的正确,快乐没有比这更大了。勉力地推己及人去做,求仁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段意】此章中的“万物皆备于我”,是流传很广的一句名言。孟子认为,世间万物的根本原理,其实都具备于人的本性之内,只须一一把它们发现、发挥出来就行。

  5、【原文】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1)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注释】(1)荑(tí提)稗:朱熹《集注》云:“草之似谷者,其实亦可食,然不能如五谷之美者。”

  【译文】孟子说:“五谷是作物中的伎伎者,如果不成熟还及不上稀米、稗草。仁,也在于使之成熟而已。”

  【段意】此章可与上一章联系起来看,仁本身还有成熟与否的问题,说仁不成熟还及不上稗草,正如朱熹所说:“为仁必贵乎熟,而不可徒恃其种之美,又不可以仁之难熟,而甘为他道之有成也。”(《集注》)

  6、【原文】孟子日:“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1)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2)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3)舍正路而不由,(4)哀哉!”

  【注释】(1)暴:朱熹《集注》云:“犹害也。”(2)非:朱熹《集注》云:“犹毁也。”(3)旷:此作动词用,意为空出。(4)由:遵循,行走。

  【译文】孟子说:“自暴的人不能和他有所言谈,自弃的人不能和他有所作为。言谈诋毁礼义叫做自暴,自身不能依据仁、遵循义来行事叫做自弃。仁是人们安适的住宅,义是人们正当的道路。空着安适的住宅不去居住,丢开正当的道路不去行走,可悲啊!”

  【段意】孟子认为,仁、义都为人性天生所具有,不按照这些准则行事就是自暴自弃。朱熹《集注》说:“此圣贤之深戒,学者所当猛省也。”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参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参考

  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4则、第5则、第6则选文。

  2.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旷安宅而弗居

  选文解读

  孟子对人性充满了信心。他认为仁、义、礼、智的发源都在人的内心之中。

  孟子在第1则选文中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说人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和同情的心理,简单地说就是人人都有怜恤别人、同情别人的心理。“先王”以下几句不妨放到后面去谈。为什么说人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理呢?孟子是这样解释的:“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举的例子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说服力。的确,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面,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为着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着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不为任何目的就自然而然地为那个将要落井的孩子而恐惧而同情,这就证明了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理(由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所谓“不忍人之心”和“怵惕恻隐之心”以及下文所说的“恻隐之心”其实都是一样的意思)。照孟子的看法,人本然地拥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像他本然地拥有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一样。所以他断然地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朱熹在《孟子集注》解释说:“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此(怵惕恻隐之心)即所谓不忍人之心也。……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辞,解使去己也。让,推以与人也。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非,知其恶而以为非也。”这些解释很有参考价值。“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辞让”就是推让、谦让。“端”就是发端。“四体”就是四肢。总之,没有同情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就不是人。而同情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因此人拥有仁、义、礼、智之发端就像他拥有四肢一样。

  人都有仁之发端、义之发端、礼之发端、智之发端,所以也都有做到仁、义、礼、智的可能性;“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人都有四端,可自己说自己不行(说自己做不到仁、义、礼、智),这是自己贼害自己;说他的国君不行(说他的国君做不到仁、义、礼、智),这是贼害他的国君。拥有这四种发端不意味着人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关键是必须保存和扩充这四端:“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然”同“燃”。“达”即通,这里指泉水流出去。“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周都有海,所以称中国为海内,称外国为海外,称天下为四海。孟子认为,所有具有仁、义、礼、智之发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一样(最终将形成燎原之势),就会像泉水刚刚开始流出去一样(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假如把这四端扩充开来,就足以拥有天下,假如不把这四端扩充开来,就不足以侍奉父母。这就是保存和扩充仁、义、礼、智之发端的重要性。现在回头看看这一则选文开头的那段话:“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显然也是强调扩充四端的重要性,只不过是就仁之发端一个方面而言的。“先王”即古代帝王,通常指历史上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有名的帝王。孟子这段话意思是说,古代圣贤之君正因为有怜恤别人的心理,所以就有了怜恤别人的政治。以怜恤别人的心理,来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运转一件小东西那样容易了。一言以蔽之,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发端,保存而且扩充这四端极为重要。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第4则选文的意思跟第1则是相关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意思是说,人世间一切道理,大到君臣父子,小到日常琐事,我的本性中都具备了(仁、义、礼、智之发端就包含在其中)。反省自己认为自己是真诚的,即是说行仁、行义等都发自内心,就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求仁德没有比这更近的了。“强恕而行”恰恰是把“仁之端”扩充为仁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第5则选文中,孟子打了一个奇妙的比喻。他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五谷”即稻、黍、稷、麦、豆。“荑”通“稊”,是一种形似稗子的草,实如小米,叫做稊米。“稗”是一种一年生的禾草,叶子似稻,杂生于稻田中,对稻子的生长有害,其种子称为稗子。跟稊米、稗子相比,五谷当然都是好的种子,但是假如五谷种下去之后不能生长成熟,还不如成熟的稊米和稗子。这个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以这个道理作基础,孟子说:仁的价值,也在于使它成熟,否则它就像没长成熟的五谷一样,没有太大的意义。这话说得太奇妙了。人的天性中固然都有仁的发端,然而必须使它成熟。这种使它成熟的功夫,就是“扩而充之”。

  必须坚信自己能够做到仁义礼智,能够“居仁由义”。在第6则选文中,孟子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说,自暴和自弃都是不可取的。自暴即“言非礼义”,也就是说话违背礼义。自弃即自身不能居心于仁、由仁义行,──之所以称之为自弃,是因为人原本拥有仁义的发端。孟子又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来说明居心于仁、由义而行的必要性: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比喻不居心于仁),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比喻行不由义),真的是很可悲啊!

  孟子的文章在表达方面非常奇妙。“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这是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这是用不应该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不应该舍弃正路而不走,来比喻人应该居心于仁、由义而行。“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这是用五谷虽然是好的种子,但假如种下去之后没有生长成熟则没有太大的价值,来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贵的,但是假如不扩大充实之,也没有太大的价值。这些比喻都鲜明生动,可谓神来之笔。

  问题探究

  简要分析以下比喻的妙处: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提示:

  1.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鲜明生动,言简意赅。

  2.用五谷虽然是好的种子,但假如种下去之后没有生长成熟则没有太大的价值,来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贵的,但是假如不扩大充实之,也没有太大的价值,把扩充仁之端的必要性说得十分透彻而且生动。

  3.把仁比作人安适的住宅,把义比作人正确的道路,简洁有力、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应该持守、践履仁义的道理。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孟子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人原本拥有的仁的发端就好比种子,但是假如它不能成长并且结出成熟的子实(这就是仁),那就像没有长成的五谷一样没有多少价值。因此,关键是要扩大充实那仁的发端。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用一两句话,概括你从每段文字中得到的认识或启发。(短文略)

  提示:

  1.记得父母的年纪虽然是一件小事,却显示了对父母的拳拳深情。一“喜”一“惧”,全是挚情。

  2.“不远游”是深情,“游必有方”也是深情。

  3.母亲打得不痛,竟伤心以至于泣下,看似不合情理,实际上是至孝使然。

  有关资料

  1.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

  方其乍见孺子入井时,也著脚手不得。纵有许多私意,要誉乡党之类,也未暇思量到。但更迟霎时,则了不得也。是非、辞逊、羞恶,虽是与恻隐并说,但此三者皆自恻隐中发出来。因有恻隐后,方有此三者。恻隐比三者又较大得些子。

  孟子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怵惕恻隐”一段,如何说得如此好?只是平平地说去,自是好。而今人做作说一片,只是不如他。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情性者也。端,绪也。因情之发露,而后性之本然者可得而见。

  四端本诸人心,皆因所寓而后发见。

  问“推”字与“充”字。曰:“推,是从这里推将去,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得此,充则填得来满了。注水相似,推是注下水去,充则注得这一器满了。盖仁义之性,本自充塞天地。若自家不能扩充,则无缘得这个壳子满,只是个空壳子。”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此章论仁政之本,以“扩而充之”为主。首二节“不忍人之心”言治本,“行不忍之政”言治法,“运之掌上”言治验。一提全神俱振,以下不过申明当扩充。收四句用一反扣,则气更旺。

  孟子一生与人言,只是挑人不忍之心。此章是学问政治之大本。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陈澧曰:“孟子所谓性善者,谓人人之性皆有善也,非谓人人之性,皆纯乎善也。”(《东塾读书记》卷三)孟子所谓性善,只谓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四“端”;此四“端”若能扩而充之,则为圣人。人之不善,皆不能即此四“端”扩而充之,非其性本与善人殊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孟子以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端。扩而充之,则为仁、义、礼、智之四德。四德为人性发展之自然结果,而人之所以须发展人性,因必如此方为尽“人之所以为人者”,非因四德为有利而始行之也。四德之行,当然可生于社会有利之结果,此结果虽极可贵,然亦系附带的。犹之艺术家之作品,固可使人愉悦,然此乃附带的结果;彼艺术家之创作,则所以表现其理想与情感,非为求人悦乐愉快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章

  人何以必须扩充此善端?此亦一问题也。若依功利主义说,则人之扩充善端于社会有利,否则有害,此即墨子主张兼爱之理由也。惟依孟子之意,则人必须扩充此善端者,因此乃人之所以为人也。孟子曰: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要素,人之名之定义,亦即人之所以别于禽兽者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评“五谷者,种之美者”章

  所以贵乎熟者,只是要得此心与义理相亲。苟义理与自家相亲,则非理之事,自然相远。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

  末句收得极妙……

  (《四书评》)

  4.评“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章

  露居野处,失足迷途,真个可哀。

  (《四书评》)

  此章以“仁,人之安宅”二句为主,末节文情悱恻之至。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参考译文

  1孟子说:“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感觉不忍的心情(即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情、人都有同情心)。先王有怜恤别人的心情,于是就有了怜恤别人的政治。以怜恤别人的心情,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运转小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情,(道理就在于)如果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面,那么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为着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着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由此看来,没有同情之心,就不是人;没有羞恶(因自身不善而羞耻、见他人不善而憎恶)之心,就不是人;没有谦让之心,就不是人;没有是非之心,就不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谦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人有仁、义、礼、智之发端,就好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发端自己却说自己不行(自己说自己做不到仁、义、礼、智)的人,是自己残害自己;有这四种发端却说他们的国君不行(说他们的国君做不到仁、义、礼、智)的人,是贼害他们的国君。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一样(最终将形成燎原之势),就会像泉水刚刚开始流出去一样(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假如把这四种发端扩充开来,就足以拥有天下;假如不把这这四种发端扩充开来,就不足以侍奉父母。”

  2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恶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是仁的发端);羞恶心,属于义(是义的发端);恭敬心,属于礼(是礼的发端);是非心,属于智(是智的发端)。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给予的,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思想、领悟罢了。所以说:“向内心追求就会得到它(仁、义、礼、智),不向内心追求就会失去它。”

  3孟子说:“人跟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一般人丢弃了它,君子则保存了它(所以他才成为君子)。舜明白万物之理,洞察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各种人际关系,仁义根于内心而所行都从仁义出,不是认为仁义是美好的然后努力去推行它。”

  4孟子说:“人世间一切道理,大到君臣父子小到日常琐事,我的本性中都具备了(仁义礼智之发端即在其中)。反省自己自己是真诚的(就是说行仁、行义等都发自内心),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求仁德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5孟子说:“稻、黍、稷、麦、豆五谷,都是好种子;可是假如种下去之后不能生长成熟,还不如稊米和稗子。仁,也在于使它成熟罢了。”

  6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没法和他谈什么善言,自己放弃而不求上进的人没法和他有所作为。说话违背礼义,这就叫自己残害自己;自身不能居心于仁、由义而行,这就叫自己放弃。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即不居心于仁),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即行不由义),可悲啊!”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一、 教学目标:

  1、 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进一步学习孟子运用层进、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二、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选读的最后一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学习要求总体上与学习其他“诸子散文”一样,还是三点:一是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二是把握思想观点,三是学习说理方法。本课的学习目标是: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3、进一步学习孟子运用层进、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

  1、齐读课文,纠正读误,再齐读。

  2、请同学们根据自读对不懂的词句进行质疑,师生讨论,共同释疑。

  3、老师向同学们质疑,师生讨论,依次释疑:

  ①、 课题中“我固有之”的“我”和“固”应如何理解?

  ②、 课文开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之中的“不忍人之心” 应如何理解?

  ③、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与“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中的两个“所以”的意思是否一样?

  ④、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中的“要”和“乡党”该怎样理解?

  ⑤、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中的“扩而充之” 应如何理解?

  ⑥、 第4段中“乐莫大焉”和“求仁莫近焉”中的“莫”和“焉”该怎样理解?

  (三)、齐读第1段选文,讨论研究问题:

  1、从课文所选的6段选文来看,课题就是全篇所阐发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而且它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四肢一样。那么,孟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

  ——首先是运用了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惡之心”;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这里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逼近论说中心,这种运用层进式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是理性极强的一种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第二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 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说的中心——正反对比,辩证有力!

  2、通过以上分析,第1段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极富理性,辩证有力,但是,运用层进式也好,运用正反对比也好,而从逻辑上来说,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方式,而唯独对并非是全文论说中心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一观点不惜调动了“例证法”和“正反对比法”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证,这是为什么?你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启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观点是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就像为了求证一个几何命题而精心设定的一个坐标点,这个坐标点如果不存在,那么有待求证的命题就不存在,同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重要理论基础如果站不住脚,本文的论说中心也就站不住脚。

  ——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运用“例证法”论证观点时,举例要全面,绝不能使用“孤证”。而“孤证”现象在我们同学的作文中却是屡见不鲜的。

  3、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不是。“‘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等于“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

  ——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

  4、孟子认为:扩大充实“仁义礼智”四端、“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时主要用的是“喻证法”。运用“喻证法”时,喻体越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就越能深入浅出地证明论点。

  (四)、总结教学,布置课外作业:

  1、总结教学:

  如此看来,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已经基本达成了。

  现在老师对本文作一个简单的小结:本文所选的是孟子有关“修身”方面问题的重要论说,主要阐发的是“仁义礼智”的“四端之说”,它是孟子“性善论”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去认真地学习体会,并要积极地继存和发扬。与此同时,作为议论性的文章,孟子经常采用的层进、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更是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的。因此,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练习,请大家抄一下。

  2、课外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社会上已不再那么欣赏“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个性”这个词语的风靡。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学生自然不甘落伍,于是“你真有个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评价。我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对社会的影响?个性的张扬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请以“个性的张扬与社会的需要”为标题,运用本文中学习的三种说理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课文仁义礼智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学课文《炉中煤》教学设计10-27

中学语文课文教学设计11-28

《学会理财》教学教案设计01-07

中学课文《穷人》教学实录10-22

建立地球档案教学教案设计08-04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课文教学设计11-12

关于课文称象说的课件设计01-10

《种瓜设计》教案10-04

an教学设计11-23

课文少年闰土的教学档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