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教学随笔

时间:2022-06-28 00:19:12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本课教学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校本课教学随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校本课教学随笔

  校本课教学随笔(1)

  为了高中阶段课程改革,深入推及素质教育,我校在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利用肥城市的实际教育资源,开发了带有地区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以肥城地域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肥城名人录》。

  反思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并提高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在学习校本课程之前,很多同学甚至家长都对肥城名人知之甚少,更不要说相应的名人事迹了。

  自从开设了校本课程--《肥城名人录》以后,同学们开始肥城本地的历史及名人事迹。记得在第一堂课时,学生一看到校本教材的目录就感到非常惊讶:在我们的身边竟然有这么多的名人,赫赫有名的书法家欧阳中石就在我们村,《论语》中出现冉有的家就离咱们学校不远。当然,这惊讶中包含着对这些人物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也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地域分别搜集相关的名人资料。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涨,他们所搜集的材料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有湖屯镇的三位同学联合起来,一起访问老人,考察陶山,将《肥城名人录》上的范蠡、唐中冕等人的相关事迹搜罗地异常丰富,几乎要形成另一种独具特色的名人录了。

  第二、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兼顾课程互补,增强学习的实效。

  任何学科的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自行开发的课程同样与国家课程存在一定的联系。因而,我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它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利用好这一点,使它更好地弥补其他课程的不足。比如,在讲授肥城的大书法家欧阳中石的时候就与语文学科中同学们书写的规范性和美观性联系起来,既认识了解了人物又增加学生对练字的'重视,既进行书法创作,又可以更好地熟悉诗词、短文;在讲述米英俊等抗战英雄时,又将此时的历史背景同历史学科联系在一起,更加深了同学们对这一历史阶段的具体而深刻的认识。这样,使校本课程《肥城名人录》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起到补充作用,从而增强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第三、在教的过程中注意教法灵活多变,使学生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突显实小特色。既然作为校本课程《肥城名人录》的教师,就应突出其相应的特色。我不拘泥于以往的“课堂、教师与教科书”,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引导学生讲,动手练,再讲,亲身体验,注重开发学生的潜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在涉及左丘明、鬼谷子等历史人物时,我直接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讲《左传》、谈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和庞涓的故事。而在涉及到跟学生距离比较近的现代人物时如徐夫京等人,则直接让学生亲自去考察一番。这样下来,有的同学还戏称自己有种教师和记者的感觉了。这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探索,使学生学有所长,更多的特长生不断出现。

  最后,我在实施校本课程《肥城名人录》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感

  觉有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具体体现在:现已开设的校本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有更新的需求;个别同学思想陈旧、保守,对开设的校本课程毫无兴趣,只注重语数外等主科的学习。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我准备在下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总之,在校本课程《肥城名人录》的教学方面,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但我将充满信心,不断努力。

  校本课教学随笔(2)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学习主体化的核心是自主化,即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积极性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其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大胆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我班开展校本课程“奇石整合再造新景观”这一课程认识和做法。

  一、寓教于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在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根据以上观点,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把知识合理地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开展他们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

  二、感怀愉悦,各抒己见,提高效率。

  校本课程也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除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新课程改变了旧课程内容中脱离生活实际的状况,强调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贴近生活,参与是学生心理的需要,是认知发展的需要,也是主动探索知识,成为新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

【校本课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语文课本课文教学设计07-04

教育教学的随笔03-20

生物教学随笔06-30

书法教学随笔06-30

教育教学随笔05-25

教学教育随笔11-29

书法教学随笔03-18

音乐教学随笔11-09

音乐教学随笔03-08

我妈妈绘本课堂教学实录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