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组讨论的有效开展

时间:2022-06-26 21:21:13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组讨论的有效开展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积极创设讨论氛围,又要抓住讨论的层次,加强小组讨论的建设。这样学生学得的知识,才能保持较深的记忆,才能在小组讨论中增长新知识,开阔思路,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组讨论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讨论 有效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讨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数学问题而进行探讨,获取知识技能、进行情感交流、促进思维发展等采用的方法。课堂小组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采用。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小组讨论中,却存在着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课堂小组讨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每次小组讨论时,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观众的位置。

  (2)学生讨论不充分、不深入。“形式主义”,“走过场”是课堂讨论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3)小组讨论的组织效率低。小组讨论时,学生往往是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之后就没事了,缺少组内合作能力,在交流中不懂得听取他人的意见,也不会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补充,更不会把组内所有人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而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还有一点是,小组讨论中回答问题的多,而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的却很少。

  (4)教师分组指导不到位。特别是分组讨论时,教师一般只是在各组中巡视,注重小组讨论的气氛较多,而对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是否有理解难度,是否有新的问题发现等却关注不够。另外,因为教师注重学生反馈交流时的几个优生的发言情况,而对部分学困生,过问不够,关注不够。

  针对上述的问题,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小组讨论的参与率,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发挥小学数学课堂小组讨论的功能,使课堂小组讨论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我觉得可从这样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小组讨论。

  一、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对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必须加以肯定,至于对与错,那是第二位的,课堂是允许学生争论的地方。

  例如,有位老师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0没有倒数”这一知识点,教师通过假设0有倒数,并让学生找0的倒数,下面是部分学生的讨论的过程:

  师:如果0有倒数,那么0的倒是什么呢?先请你们各自说说理由,如果你对别人的想法有意见,请在他说完后进行反驳。

  生1:0乘0得0,所以0的倒数是0;

  生2:因为0×0=0,所以0与0不能互为倒数;

  生3: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0的倒数是任何数;

  生4:课本上告诉我们“0除外”,所以0没有倒数;

  生5:“0除外”就是告诉我们,0不能像其他数一样只有一个倒数,应该是无数个,所以“0除外”;

  生6:不对,课本上在倒数的意义中,为什么加“零除外“呢?“0除外”就是0没有倒数。

  生2:那你能说说0没有倒数的理由。

  生6:……

  学生的争论更加热烈,教师没有让他们停下来,因为这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需要交流。这时,又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我还能说理由,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0不能作为除数,所以0也不能作为分母,0如果有倒数,就是1/0,这是不成立的,所以0没有倒数。

  教师心里十分清楚谁是谁非,但却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以鼓励的语气激励学生动脑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处理就为营造讨论的良好氛围。

  二、要把握讨论的层次。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如果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如果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课堂讨论的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机的选择。那么,何时进行课堂讨论才恰当呢?

  (1)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讨论。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出现意见不统一,这时安排讨论,有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探索“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由于有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已有知识经验,一部分学生会得出:个位上是0的数能被5整除;另一部分学生会得出:个位上是5的数能被5整除。这两个结论对吗?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结论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同学间讨论,发现这两个结论都对。那么,“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该怎样来概括呢?学生马上就会得出: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能被5整除。这样得到的学习内容,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掌握也更加牢固。

  (2)在知识疑难处讨论。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困难。教师如能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就能更容易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目标。如果在此时,能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则可以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例如,我校的张老师在上精品课――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探索“商不变性质”时,是这样开展小组讨论的。张老师课前准备好小组讨论的学习内容,每人发一张学习纸,如图:

  被除数20100200400

  除数4204080

  商

  ⑴填好表格里面的商。

  ⑵仔细观察被除数、除数、商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⑶这样的例子你还能举吗?把它填在表格里。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很容易求出商,而在寻找“商不变性质”时会出现困难,这时就可以进行小组间同学互相交流,每个组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讨论的结果可以互相补充,记录员负责记录,组长维持活动的顺利进行,并总结组员的意见并归纳出“商不变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这是学生自学获得的知识,因此记忆会更加深刻。

  (3)在解题策略上小组讨论。

  有解决问题时,如果在策略的应用上展开小组讨论,自由争辩,呈现出不同解题过程的策略方法,既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的信息,又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启迪,拓宽解题思路。

  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一道这样的题目:“果园里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8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数量关系:桃树的棵数+杏树的棵数=一共的棵数。这道例题有两个未知数,先设其中哪个量为X,这是与以前学过的求一个未知数不同之处。教师抓住这个解题的思路点,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怎么设未知数X?在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最后学生们得到两种设法,列出方程。一种设桃树有X棵,得方程X+3X=180;另一种设杏树有X棵,得方程X÷3+X=180。再次组织小组讨论:哪个方程便于解答?得出第一种设法为好。最后教师加以小结:在解这类应用题时,设一倍数为X时,解方程较为简便。

  三、加强小组建设的指导。

  小组不论成员有几个,也是个组织,只有加强小组建设,才能使小组活动有序,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学习实效。

  (1)设置小组长。小组长能组织好小组的讨论、操作、发言等活动,使小组活动有序进行。

  (2)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组员分工明确,如:组长、记录员、维持活动者及报告结论者。每个组员分工合作,才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充分发挥,中等水平的学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切实的帮助和提高。

  (3)讨论时间的调控。时间不足,往往只有少数尖子生才有发言的机会,而大多数学生则来不及思考。不少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既然想不出或来不及想,不如不去想,干脆坐在那儿等待尖子生回答。

  (4)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汇报衡量,既要注意对学习讨论过程的评价,又要注意对结果的评价。

  小组讨论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是一个讨论的场,是一个研究问题、交流信息的场。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既要积极创设讨论氛围,把握讨论的层次,加强小组建设的指导。只有在教师启、引、导的牵引下,让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大胆质疑,课堂的小组讨论才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的课堂才会生机盎然,充满生命活力。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组讨论的有效开展】相关文章: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之我见07-03

浅谈有效课堂07-03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的生成思考06-27

浅谈创造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07-03

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07-03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专场校园招聘?07-12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心得07-03

浅谈课堂上能有效交流的方法07-03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07-03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