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时间:2022-06-23 12:33:08 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水保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关于水保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其它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规律的学科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镜:植物个体,种群或植物群落,在其生长,分布的具体地段上,各种具体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

  生态幅:每一个物种对环境因子综合适应范围的大小

  光合作用: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在太阳光的作用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碳水化合物,构成各种复杂的有机物质,

  光补偿点:低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弱,当植物合成的产品恰好等于呼吸消耗这时的光照强度

  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增加的幅度逐渐减缓,最后达到一定限度,不再随光照强度而增加,这时的光照强度

  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温度昼夜变化节律所做出的反应。

  积温:通常把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发育阶段内,高于一定温度度数以上的日平均温度总和

  2.有效积温:从某一时期内的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即机能进行的最低点温度),将其结果乘以该时期的天数。计算 K =N(T-T0)

  ? K:某植物为完成发育阶段或生活周期所需要的有效积温

  ? T:n天的平均温度

  ? N:某植物为完成发育阶段或生活周期所经的天数

  ? T0:某植物为完成发育阶段或生活周期的起始温度(生物学零度)

  ? 3. 活动积温:从某一时期内的平均温度减去物理学零度,将其结果乘以该时期的天数。

  ? 计算 K `= n(T-0)=nT

  ? 例:桃树开花期需15天,开花期的平均气温为12℃,开花期的最低气温为6℃,求桃树开花所需的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

  ? K=15*(12 ℃ -6 ℃ )=90 ℃

  ? K’=15*12 ℃ =450 ℃

  物候:植物长期适应于温度、水分有规律季节变化,形成与此相应的植物发育节律。 节律性变温:温度随昼夜和季节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1.低温适应:叶和芽有油脂,芽具芽鳞,体具蜡粉和密毛,树干木栓层厚,矮小,匍匐状、垫状。

  2.高温适应:植物体具密毛和鳞片,白色,叶片革质,叶缘向光排列或折叠,树干木栓层厚

  寒害:气温在0℃以上植物所受到的伤害。(危害喜暖南方植物,0-5℃呼吸受阻) 冻害:气温在0℃以下植物所受到的伤害。(危害北方植物)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象玻璃温室一样,能透过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的红外线热能很难散发出去,使温度升高的效应

  趋同适应(生活型):不同种类的植物当生长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外貌、生理、发育特点相似。

  趋异适应: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在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相应的生态变异。外貌形态、生长发育、生理特性改变并在遗传基因上固定下来。

  生态型: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或人为培育条件下,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了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菌根:真菌与树木根系的共生体

  种群: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外地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殖的地区,由于缺少天敌抑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

  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增加时,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竞争:同种或异种的生物个体间所发生的对环境资源和生存空间的争夺.

  生态位:生态系统中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间的功能关系。

  他感: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对周围植物产生影响。

  最小样地面积:能包括群落中绝大多数植物种类,表现出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样地的最小面积。

  水分大循环:水从海洋以水汽形式被运送到陆地上空,凝结成降水又沿地面或地下流入海洋的过程。

  水分小循环:水在陆地(海洋)上蒸发成水汽,进入到大气中凝结成降水回到地面(海洋)的过程。

  多度:某种植物的个体数

  盖度:表示植物种地上部分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灌、草本植物)

  频度:某种植物在样地上分布的均匀性

  季象:群落外貌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群落演替:在一定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依次被另一个植物群落所代替的过程。 顶级学说:在一定的地区内,按照演替的发生过程,群落相继替代,通过一系列的演替阶段,最后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群落结构最复杂,优势种最稳定,群落能很好地调节生境,占有生境,排斥外来种。

  垂直带谱: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依次出现的植被带的具体顺序。

  高山树木线:乔木树种分布的最高海拔界限。

  限制因子: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的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1935年 坦斯利)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在长期不断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与其周围环境达到一个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系统的平衡。

  食物链:生态系统内生物之间形成的一种食物的链索关系。

  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生态效率:指各种能流参数(摄取量、同化量、呼吸量、生产量)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

  10%定律:林德曼效率=(n+1)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n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 初级生产: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其次为化能合成细

  菌,(如硝化细菌把氨氧化为亚硝酸和硝酸

  总生产力:植物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固定太阳能的总的数量。

  生态因子的特征: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 3.不可代替性和可调剂性

  4.阶段性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6. 限制因子

  林内光照的特点:(4点)1.强度减弱:太阳光约70%被枝叶吸收,20%反射,透射进入的光只有10%。树种组成不同,光照也不同。季节不同,也不同。不同的树种对光的反射、吸收不同,2. 光质改变:以红外光、绿光为主,橙红、蓝光吸收率 80-95%。叶片表皮细胞吸收大量紫外线。3. 分布不均(光片、光斑) 4. 日照时间缩短 由高到低越阴暗,树种耐阴性越强

  阳生性和阴生性树种的区别:(2)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阳性树种(落叶松、松)光补偿点大于200 lux,阴性树种(槭、榆)50 lux (3) 树冠外形阳性树种树冠较稀

  疏,枝下高较高 阴性树种树冠较稠密,枝下高较低(4) 叶片分化及颜色:阳性树种全

  阳生叶;叶绿素含量较低,淡绿色 阴性树种阳生叶、阴生叶;深绿色 (5) 生长

  发育过程:阳性树种生长快,成熟早,寿命短 阴性树种生长慢,成熟晚,寿命长 。我国常见的阳性树种:落叶松、马尾松、樟子松、白桦等 阴性树种:云杉、冷杉

  林内温度的特点:昼夜、季节温差较小,自林冠层到地表层温差越来越小;

  ? 最高温度低于林外空旷地,最低温度只略高或稍低于林外空旷地,两个温度极

  值均出现在林冠层表面。

  ? 原因:枝叶遮挡太阳辐射;蒸腾作用消耗热量 对周围地区的气温影响:

  降低气温;减小温差

  林内水分特点:地表蒸发比空旷地明显减少、空气湿度较大,一般大10-20%,有时40%,越到下层越大,越稳定;

  土壤湿度表层土壤含水量高于空旷地,深层35-50cm土壤含水量低于空旷地。有利

  于林下幼苗、幼树、灌草本植物的生长,也为一些病菌提供条件

  水分的重要性:组成物质;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良好的溶剂;

  产生膨压;比热大,调节体温

  生态类型:1.水生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2. 陆生植物:(1)耐旱植物、主要特点:渗透压高;根系发达;叶器官较不发达,甚而退化,或具有控制蒸腾作用的结构。常见的耐旱树种有:樟子松、马尾松、园柏、侧柏等(2).中生植物(3).湿生植物

  治理兰州天气污染的措施:风速:冬季风小,不利于污染物的飘散

  风向:污染源的下风向污染严重,厂址的选择:地形:封闭地形谷地或盆地,常形成逆温层,烟雾不易飘散。

  不同树种适应的PH:1 树种适应生长的土壤 PH 范围3-8: 2通常能适应 PH 3.7-

  4.5 的为大多数针叶树种, 3适应 PH 4.5-5.5 为大多数针叶树和一些阔叶树种, 4适应 PH 5.5-6.9 为大多数阔叶树,PH 大于 8 的多数森林植物难以生长

  生活型(五大类):(1)高位芽植物 乔木、灌木,再分亚级单位: (2)地上芽植物 半灌木(<0.3m)、匍匐生长植物 (3)地面芽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 (4)地下芽植物 具有地下储藏器官(块根、块茎、鳞茎、根茎 等)的植物,水生植物 (5)一年生植物 一年生草本植物,靠形成种子过冬

  种群数量增长模型:1指数式增长(J型)

  ---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

  环境资源不受限制,无竞争1离散增长模型 2连续增长模型

  2逻辑斯谛增长(S型)Verhulst-Pearl方程

  ---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

  环境资源有限,有竞争

  生命周期表:

  ? X为按年龄的分段

  ? nx为x期开始时的存活数

  ? lx为x期开始时的存活率 lx = nx / n0

  ? dx为从x到x+1的死亡数 dx = nx – nx+1

  ? qx为从x到x+1的死亡率 qx = dx / nx

  ? Lx为从x到x+1的平均存活数 Lx = (nx + nx+1)/ 2

【水保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成考《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07-01

2017成考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07-01

vb期末考试复习资料07-01

水保站实习报告范文07-03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06-28

小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07-01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04-03

水保站的实习报告样文07-03

高一语文复习资料期末考试重点07-01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