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15大顾虑

时间:2022-06-24 12:36:31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歌15大顾虑

  1. 实用性弱的诗歌替代作文的不好

诗歌15大顾虑

  答:诗歌不会替代。诗歌的实用功能远没有议论文、叙事文实用性强。诗歌创作学习只是更利于提高人的素质,所以,完整的诗歌创作考试只能在小作中文进行,不能在大作文中进行。当然,诗歌和作文有一定重叠影响,学习写诗歌的人,作文容易写得更好。所以,诗歌即使在小作文考,最好也不是每次中高考都考,最好随机地抽考。

  2. 诗歌不实用

  答:考诗歌是为提高学生素质,考出素质,主要不是为了实用。但凡素质考试,都不能保证广泛的实用性。例如,塑造理工科素质的中学数学里面有函数,多数人一辈子用不到。难道因为函数多数人用不到,对多数人没有实用性,就取消对函数的考试?显然不行。类似的还有许多物理知识、化学知识、历史知识等,很多东西跟我们日常生活现实都没有直接关系。现代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只有小学低年级知识最具实用性。当然,实用型人才确实不一定需要考诗歌。现在已经有一些家长不支持子女读大学,即是从实用角度进行权衡的结果。

  3. 优秀诗人多无大作为

  答:历史上许多诗人确实除了诗歌无大作为,但这是很正常的。历史上从来都少有数学家会有政治作为,也少有政治家会有医学作为,……。除了极少数人外,任何领域的大有作为者都少在其他领域大有作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哪个领域的大有作为者都多在人文艺术领域有一定的素养。

  此外,中考、高考是基本素质和技能考试,不是选拔诗人考试。这类似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等其他科目考试。多数经过中考、高考的人都不会是数学家,不会是物理学家,不会是化学家,不会是作家,但都学与考了数学、物理、化学和语文等科目。

  4. 优秀诗句被遗漏怎么办?

  答:中考、高考是普及性大众考试,加入诗歌创作考题不是为选拔诗人,不是为出佳作,只是为促进全民素质提高,为区分初级的诗歌能力,因此,答案评判标准只是一般标准,不是高级标准。在一般性标准中,很难遗漏远远高于一般标准的优秀诗句。当然,事情不是绝对的,任何考试都是如此,个例永远无法避免,这不需要也无法考虑。

  5. 诗歌答题难评判优劣

  答:一千多年前古代科举考试尚能评判优劣,现代教育科学如此发达,如何不能评判优劣?诗歌的一般性评判优劣是不难的。中考、高考是大众水平考试,不是诗人选拔考试,达到一般诗歌水平,展现一般性才华即可。一般性水平、才能的优劣评判很容易。

  6. 诗歌类型很多不好考

  答:诗歌类型确实很多,但有共性和特性。共性是很容易考的,例如押韵等。而在特性中,许多东西也不难考,例如诗经体的重章叠句。特性的东西若一定要简单考试,可以设计到无比简单。假设用填空形式考重章叠句,可以简单到后面只抄写前面的半句或整句就可以达标。当然,过于简单的考试容易降低考试意义,通常不能这么做。所以,如考诗经体可稍微深一点,可以考双声叠韵等,而考格律诗可以考符合平仄的字词填空等。

  7. 老师不懂平仄无法考

  答:平仄非常简单,一般人十几分钟就能明白。

  按现代普通话语音,所有的第一二声是平声,第三四声是仄声。例如,“妈、麻、马、骂”四个字,“妈、麻”是一声和二声,就属于平声;“马、骂”是三声和四声,就属于仄声。

  平仄只有格律诗、宋词、元散曲才用到。

  假如考格律诗,简单的可以考填空。如要求考生在填空处填上符合平仄格式的字词等。这类题答案很容易标准化。

  复杂的考格律创作也不是很难。

  格律诗的核心句式只有两个,“平平仄仄平”和“平平平仄仄”。其他句式都是稍微变化后的扩展。

  如“仄仄平平仄”是“平平仄仄平”的相反句;

  又如“仄仄平平仄仄平”是“平平仄仄平”前面加两个“仄仄”。

  格律诗平仄如果真的复杂,古人就不会科举考试考格律诗了,因为格律诗的平仄的确非常简单,比现在许多小学复杂算术题简单多了。

  当然,如果中高考考格律诗创作,最好只考到两句。考完整的格律诗创作因时间原因,可能并不适合。

  8. 古音今音不好考

  答:古代有古代语音,现代有现代语音。所谓古音今音写诗歌不好考,主要是今人写诗歌用古代语音写不好考。如果今人用现代语音写诗歌,没有什么不好考。用古代语音写诗歌不好考,可以不考,其实也没必要考。

  诗歌的重要特点是有语音美,或叫语言的音乐美。所谓按古音写诗歌,是写诗歌时字按古书标出的古音分类写诗歌,写出的诗歌现在难免无法实现真实的语音美,因为古代语音我们已经无法清楚知道。所以现代人写诗歌,若要实现语音美,只能按现代语音写。笔者曾和汉语语言学专业的朋友探讨过用方言实现古音美,但方言不都继承了古音,更不适合中、高考。

  对于古音今音问题,笔者认为最好是“知古倡今”,即在某一定程度上知道古代的语音特征,利于学习古典诗歌,而写诗歌使用今天的语音,让诗歌具有音乐美。

  9. 简单考写诗歌考不出水平

  答:考写诗歌是为促进广大学生掌握一般诗歌技能,提高人文素质,和区分学生人文素养的一般性高低。但凡像样的考试,总能考出一定水平。考写诗歌不是选拔诗人,考出一般水平足矣。另一方,即使某次考题真的无比简单,似乎考不出水平,也不是不需要考。中考、高考从来都有些题非常简单,等于送分。而更关键的是,考与不考不同。考写诗歌即使再简单,也可以由此开启国人写诗歌的大门,促进国民素质提高。这很类似我们知道与不知道地球是圆的。问题非常简单,但非常重要,我们的视野会完全不同。

  10.标准化考写诗歌容易导致诗歌僵化

  答:诗歌比一般有更固定的格式,处理不好,确实比作文更容易僵化。但如果作文按格式学生死背框架,也能产生僵化。考写诗歌,尤其考完整创作,可以通过减少限制避免僵化。

  例如,格律诗限制较多,古代许多人就因格律而破坏了诗意。为避免考生破坏诗意,可以少考格律诗,甚至,完整诗歌创作不考格律诗。但凡给考生足够大的可操作空间,评判标准不死板,就都不容易造成僵化。

  11.简单考容易考出老干体、打油诗

  答:老干体是一种观点陈腐、套话连篇、毫无生气的诗歌;打油诗是一类缺乏高雅意境、语言俚俗的诗歌。简单诗歌考试确实有可能考出老干体和打油诗,但这是非常相对的。也可以写得观点陈腐、套话连篇、毫无生气,或者缺乏高雅、极其俚俗。我们稍微观察会发现,写得文辞华美的人,写的诗歌就容易文辞华美;写得通白俚俗的人,写的诗歌就容易通白俚俗。问题的关键是思想内容和风格,与是不是诗歌关系不大。著名的老干体“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即使作者不写诗歌,改写,也会是这个内容和风格。

  12.考试时间仓促难写出真情实感与意境

  答:考试时间仓促,并有命题等诸多限制,确实不利真情实感的表现,也难创作出高大上的意境。但中高考考写诗歌的目的是测评写诗歌的一般能力,达标即可。而且,有了一定的能力,自然就能把一定情感装入诗歌中。其实考写也有时间仓促问题,也有真情实感的问题,也有境界高远与否的问题,难道作文的就没法考了?

  类似的“诗歌是心灵的语言,不适合命题”等说法道理一样,非诗歌的也不能没有灵魂,也是心灵的声音。

  考试的目的是能力、技能测试,区分出人才等级,并引导公众学习走向。考诗歌不是要出诗歌佳作,更不是让全民去做诗人。这类似作文等其他考试。

  13.加考写诗歌会增加学生负担

  答:学生负担过重不是学习科目多造成的,是竞争激烈造成的。

  如果竞争一点不激烈,考试科目无论怎么多,考生学不学都关系不大,负担也不会重。

  如果竞争激烈,即使只有一个科目,一旦考试必须区分出人才优劣,每个考生就都想把别人比下去,就都会拼命努力,就负担会很重。甚至,可能更重。

  类似的例如,假设奥运会只有游泳项目,没有其他项目,那么黑人想获得奥运冠军,多数黑人就要付出超过非黑人运动员多少倍的努力,才有可能。反而倒是,奥运项目多,黑人运动员无需极端拼死努力,也可获得许多奥运冠军。

  所以,实际上加考写诗歌项目,跟负担轻重关系不大。反而是加考写诗歌,展现才能机会更多,相对说负担可能减轻了,可以导致“黑人不必拼死泡在水里,也可以获得奥运冠军。”

  14.适合高考还是中考

  我国中考分流,一部分人不再参加高考,将上职高成为技能型人才;另一部分人参加高考,争取上大学,成为综合型开创性人才。

  理论上讲,诗歌考试是考人的人文素养,是素养考试,技能型人才素养要求低于综合型开创性人才,因此,诗歌考试适合在高考进行。但是,人越小越有诗歌的灵性,诗歌对人素养的训练也越容易产生作用,诗歌教育至少应该在初中进行,所以,诗歌考试反而该在中考出现。

  根据我国的情况,预计诗歌考试可能先出现在中考,然后再出现在高考。原因一是中考影响面小,没有高考影响面大,更容易操作;二是中考可以考得较为简单,更符合诗歌考试的方式和当前许多人不会写诗歌的国情。

  15.典故无人知晓、诗句可能被当病句

  答:某些诗歌有用典的习惯,但其实作文也可以用典。不论诗歌还是作文,如果考生用了连阅卷老师都不知道的典故,无疑等于所谓的典故并不经典,不够典型,就不应该用。语言是用于交流的工具,需要别人能懂。中考、高考是考学生一般性知识与技能,不是对阅卷老师知识广度与深度的考试。

【诗歌15大顾虑】相关文章:

甩掉多余的顾虑作文06-05

顾虑重重的同义词是什么06-28

婚姻家庭知识 离婚诉讼中有哪些顾虑07-01

诗歌朗诵儿童诗歌07-07

诗歌朗诵儿童诗歌大全07-07

徐志摩诗歌08-04

音乐诗歌07-03

诗歌冬至07-02

除夕诗歌07-02

诗歌:寄语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