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格式样板

时间:2020-09-12 20:00:59 行业 我要投稿

毕业论文格式样板

  毕业论文格式样板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毕业论文格式样板

  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①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②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③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

  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毕业论文: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探析

  摘要: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设置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构建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实践以积极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以达到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历经“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卫生和咨询”、“心理卫生与健康”等变化,直至近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才广为接受。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 [2011]5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始走向规范化建设道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卓有成效,全国普通高校大多开设相关课程,呈现出一条从单一到多样,从任选到必修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主要有三种实践模式:一是学科模式,以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内容作为设计课程体系的主线,注重传授系统与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二是经验模式,采取心理训练、活动、实践等形式,旨在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三是问题模式,注重心理辅导与咨询,从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入手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无论何种模式,以知识本位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思想依旧占主导,过分突出学科理论体系,忽视人文精神的传递与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新设课程,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没有太多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目标上,

  以“问题矫治”为导向“,成长发展”不够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依据教育的三项历史使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置一般分为三级:一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为主,注重开发潜能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二级目标面向心理问题学生,解决问题为主,注重心理咨询与疏导,消除心理症状;三级目标面向心理障碍和疾病学生,以心理治疗为主,注重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矫治[1]。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受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在教学目标上没有契合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过于偏重二、三级目标,忽视一级目标,导致过分关注学生心理问题与障碍矫治,忽视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偏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与发展为主,促进全体学生成长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内容上,

  以“理论”为主,“实践”不足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以“学科取向”为主,知识本位的课程思想严重,过分强调讲授心理学理论知识,在内容编排上呈现重症状诊断,轻预防,重障碍,轻发展的特点,凸显出过于理论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专业心理学教学的特点。这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未能紧贴学生实际需要,解决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违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方法上,

  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互动”不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决定着其是一门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均是大班教学,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缺少课堂互动,更缺少教学实践活动,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冷眼旁观,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较差,学生的心理素质未能有效提升与培养。

  二、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首发,旨在倡导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解释各种心理现象,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是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其中积极情绪体验是核心,积极体验中又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最多、成果最丰富,在整体上形成了 “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理论体系。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应该从单纯的问题取向转移到人类正向品质的研究与培养,通过挖掘人类自身拥有的潜能和力量来达到积极预防和积极治疗的目的,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不同。1958年,学者Jahoda率先在反思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健康的科学概念[2];Cowen更进一步主张“健康应该是积极特征的存在程度,而不仅仅是疾病的缺乏”[3]。由此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正式融入心理健康的诊断治疗体系,促使人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也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应主张开发心理潜能、降低负性情绪,提升主观幸福感,从而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4]。可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新的思潮已经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成为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设置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智慧、感恩、乐观、美德、幸福”等积极因素被积极心理学认为是人类所固有的特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这些积极的特质被培育与强化,那么与其相对的消极的特质就会改变与消退[5]。因此,要想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和力量,必须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目标,协调发展、预防、干预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由关注学生的消极方面转向积极方面即可。在具体的目标设置上,大学身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健康、和谐、幸福的价值核心理念,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心理品质和正向积极的力量,在协调心理问题解决与积极品质培养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人格特质的健全、心理潜能的开发。

  (二)构建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丰富了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扩大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出了诸如增强主观幸福感、开发心理潜能、改善学习能力、完善积极人格等14项学校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5]。概括起来涵盖三层含义:一是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其中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增强其主观幸福感,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融入“幸福课程”;二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必须塑造积极的人格,彼得森和赛里格曼提出了6种美德和24种积极人格特质[6],为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增加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离不开营造积极环境,一个良好而积极的教学环境是增加大学生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的必要条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实践以积极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深入心灵的课程,它的开设不仅要让学生入脑,更要让学生入心,只有学生用心、用脑、用感情去实践与体验这门课,才能更好地领悟与体会,才能内化与升华。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突出学生主体为中心、以创设故事情境为中介、以凝聚成功经验为起点、以提升积极体验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主线”的原则,通过课堂互动、团体活动、角色扮演、多元艺术表演等手段,形成自觉自愿的自我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用乐观的心态去体会,增强他们的心理免疫力和对不健康心理的抵抗力,达到预防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4.

  [4]葛莹莹.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2015,309(3):132.

  [5]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6]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7(8):55-56.

  毕业论文: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高中生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所以要求生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灵活运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制作高质量的课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多媒体;有效性

  一、应用多媒体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不高的原因

  (一)多媒体优势发挥不当

  多媒体技术能为课堂教学提高强大的音频、视频、图片及动画功能,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的进步是大有好处的。但是从调查中发现,在实际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课件不够经典、操作不够熟练、多媒体使用不到位及学校设备落后和缺失等原因,造成了多媒体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盲目运用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次数越来越多,多媒体课件方面、明了的特点使其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课程的差异性,所有的课程教学都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减少备课时间,出现了课件反复使用、滥用多媒体课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运用中有效性的提高。

  二、提高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准确定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

  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要提高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就要灵活的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优势紧密结合在一起,扬长避短,形成优势互补,才能让学生更加是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1]。例如:教师对细胞结构进行讲解时,可以将细胞结构及其分裂过程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呈现出来,让学生对细胞结构这个抽象的物体有直观的认识,然后教师在进行传统的讲解与分析,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重视多媒体实验教学环节

  高中生物教学包含很多不同方面的环节,能否对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是一个教师职业素质高低的直观表现,生物课教学的基础是教学方案的设计。高中生物教学环节分别是理论课堂环节、课外教学环节、实验课堂环节三个部分,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多媒体应用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重点注意实验课堂环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展开相关实验,达到启发教学的作用。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之前应该引导学生对课程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并运用网络资源寻找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让学生积极融入到多媒体的生物教学中来,提高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性。

  (三)借助多媒体,积极引导学生合作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事业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的强大功能,引导学生高中生物课程中积极进行合作与探讨。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合同与探讨前,教师首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学习能力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差、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作为一组,达到带动作用。通过多媒体在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交流与合作,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增进了同学感情,还增加了学生学习高中生物课程的信心,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一)结合课程制作精品PPT

  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不当、课件质量不高的而影响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教师应结合课程制作高质量的PPT。在制作PPT时遇到计算机操作不成熟的问题时,教师应该积极进行计算机学习,也可以与多位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提高计算机运用水平,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高中生物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首先要掌握和解析教材内容的深层含义,然后根据解析出来的教学难点重点进行课件的设计,如遇到不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教师应在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制作PPT课件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设计课件内容,不要生硬的把教材内容加入其中,充分利用3D技术及Flash动画将高中生物课本上抽象化的内容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难点重点有个直观的认识,降低学习难度,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记忆。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往往不能将高中生物教学中抽象化的内容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相比之下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则显得灵活多变,为增强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就应该将生物课程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例如:讲解与基因有关的课题时,教师可以通过Flash动画来演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过程,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这种抽象的演变过程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加入学生的理解。制作实验Flash动画对教师的计算机运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相关资料,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课件资源,也可以与其他教师共同讨论完成制作Flash动画课件工作,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高考复习或期末复习时,可以运用电子的思维导图逐步引导学生展开复习,在课后教师可以将其拷贝给学生自行使用,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增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性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学生计算机技术知识,积极运用多媒体参与教学环节,引导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以高效、直观、系统的模式进行教学和获取知识。制作高质量科学性的多媒体课件是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最后,教师还要积极创新和探索新方法,制作多元化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增强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任艳华:《试论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7(02):89-90.

  [2]王雪:《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04(03):139.

  [3]卜涛:《浅谈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新通信》,2015,08(05):55


【毕业论文格式样板】相关文章:

黑板报样板11-29

员工转正申请书样板09-18

样板房装修合同范本12-29

样板房装修合同11篇12-28

中专毕业生毕业自我评价07-30

哲学毕业生的精彩毕业留言12-08

毕业演讲致辞10-04

毕业搞笑赠言07-10

关于毕业寄语10-09

毕业寄语简短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