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念下的志愿策略

时间:2022-06-24 16:28:17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新观念下的志愿策略

  以往的志愿决策,基于上好学校就有好前程的观念,总是力求不降低批次被录取,也就是说决不浪费分数。于是人们的总体思路就是能上一本,决不上二本,能上本科,决不上专科。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大多数志愿指导者都强调在同一批次中,第一、二志愿与第三平行志愿的学校分布要体现一定的分数级差,同时还要根据以往的录取信息分析第二、第三平行志愿学校有无录取的可能。在这样的志愿决策下,当第一志愿未被录取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能被第二、第三平行志愿中的某个学校录取。从而达到不降低录取批次(也就是不浪费分数)的目标。

  但根据学业规划的观念,我们在志愿决策时不应当将分数而应当将专业作为选择学校的第一因素,也就是说先根据专业来选择学校(看哪些学校在所定专业上有优势),然后再用分数继续缩小学校范围。这种升学决策,如果前批次未被录取,那么后批次必然能被录取。在许多持老观念的人看来,这种决策并不高明,因为它本来可以录取到前一批次的其他学校,但因为专业及学校范围的缩小,导致从前一批次落榜。然而在我们看来,这种方法好像是浪费了分数,但因为专业选择正确,路线选择合理,从而让你赢在了起跑线上,为将来顺利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老观念指导下的升学决策,虽然没有让你浪费分数,但你选择的专业和学校都不适合于自身的发展,在学校里面学无所成,出来以后难以找到工作!两相对比,哪一个更高明一些呢?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在确定批次内的学校排列时,就不一定像以往许多志愿指导者指出的,要有分数的级差,要有地域的优劣等等。我们有了更多的策略选择。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用批次来保底,而不是用学校来保底。并且学生可能录取的最高批次(高考成绩所能达到的最高批次)越高,他决策的自由度越大。从理论上讲,他可以将保底策略放在最后一个批次(专二批次)上。前面的都可以采取一定的稳妥加冒险的策略。

  具体是指,我们在志愿决策的前面批次中,也就是学生分数所能达到的最高批次到倒数第二批次(专一批次)之间的所有批次,都可以采用稳妥加冒险的策略,即第一志愿学校一定要稳妥,选择的专业是自己有兴趣的、擅长的,将来比较容易就业的,选择的学校是录取可能性最大的、在本专业上有优势的、批次也最靠前的学校。第二及第三平行志愿的学校则应当是专业有优势的、有可能被录取的、批次也靠前的学校。如果第一志愿学校失误,而第二、第三平行志愿学校中刚好有被录取的机会,则有可能被第二、第三平行志愿中的学校录取,并且这些学校并不是以往录取分数低,地域差的学校。应当是相当有优势的学校。这样以来,就可以说我们的冒险决策取得了成功。

  如果学生可能录取的最高批次中的学校未被录取,这时就看我们后一批次学校的决策了。当然,后面的任一批次都可以作为保底策略,即如果前一批次未被录取,就可要求以后某批次一定要录取,因为批次所靠后,其学校的录取线一般就越低,学生被录取的把握就越大。当然最后一个批次,也就是专二批次一定要保证能被优势专业的学校录取。这就是我们的行动策略。

  在此笔者还可以举出现实中的案例加以说明,2007年的高考志愿决策咨询过程中,有一名理科学生,其成绩达到了本一批次录取线,根据分数判断,我为该生选择的目标志愿为西南交大的铁道类(西南交大的优势专业),应该说他被西南交大录取的机率在90%以上,这时在第二、第三志愿学校的选择时,我向他提出了冒险策略,即西南石油大学的石油类专业,我的想法是如果西南交大未被录取,而西南石油大学又刚好出现了小年的情况下,他就有可能被西南石油大学录取。这在一般的志愿指导者看来,这属于发疯式的决策,因为该校地域又好,专业又好,一般在第一志愿就被录满。在第二志愿被西南石油大学录取的概率几乎为0,如果要让他们决策,一般会选择四川农业大学等比较偏远一些学校。因为这些学校在第二志愿录取的概率要大得多。但这名学生最终同意了我的建议。因为他觉得,与其被四川农业大学录取,还不如上好一点的二本学校。在此情况下,我在二本院校里又给他将第一志愿定在西南交大的与铁道相关的专业。因为按照该生的分数,他如果在本一批次落

【新观念下的志愿策略】相关文章:

关于高考平行志愿及决策策略06-22

周期轮动下的投资策略06-28

现代金融环境下的投资策略07-02

高考填报平行志愿有哪些主要策略06-22

关于科学育儿的新观念06-27

父母必备的育儿新观念06-27

关于高考流行话题:平行志愿及决策策略06-22

金融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策略07-13

集中核算模式下税务风险与策略研究论文07-04

幼儿教育新观念论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