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主要考点

时间:2022-06-24 16:59:59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数学主要考点

  专题一:集合

高考数学主要考点

  考点1:集合的基本运算

  考点2:集合之间的关系

  专题二:函数

  考点3:函数及其表示

  考点4:函数的基本性质

  考点5: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考点6:指数与指数函数

  考点7:对数与对数函数

  考点8:幂函数

  考点9:函数的图像

  考点10: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考点11:函数的应用

  专题三:立体几何初步

  考点1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视图

  考点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考点14: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考点15:直线、平面平行的性质与判定

  考点16: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

  一. 教学内容: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

  二.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平面向量的基本,圆锥曲线的基本。

  2. 难点: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综合,向量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的应用意识。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 ,点E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为< > ,双曲线过C、D、E三点,且以A、B为焦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如图,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 轴,直线AB为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轴,因为双曲线经过点C、D且以AB为焦点,由对称性知C、D关于 轴对称

  设A( )B( 为梯形的高

  ∴

  设双曲线为 则

  由(1): (3)

  将(3)代入(2):∴ ∴

  [例2] 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 ,点E满足 时,求离心率 的取值范围。

  解: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 轴,直线AB为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轴。

  因为双曲线经过点C、D,且以A、B为焦点,由双曲线的对称性,知C、D关于 轴对称 高中生物。

  依题意,记A( )、E( 是梯形的高。

  由

  得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则离心率由点C、E在双曲线上,将点C、E的坐标和由(1)式,得 (3)

  将(3)式代入(2)式,整理,得故 ,得解得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例3] 在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点A( )为 的直角顶点,已知 ,且点B的纵坐标大于零,(1)求 关于直线OB对称的圆的方程。(3)是否存在实数 ,使抛物线 的取值范围。

  解:

  (1)设 ,则由 ,即 ,得 或

  因为

  所以 ,故

  (2)由 ,得B(10,5),于是直线OB方程:由条件可知圆的标准方程为:得圆心(

  设圆心( )则 得 ,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3)设P( )为抛物线上关于直线OB对称的两点,则

  得

  即 、于是由故当 时,抛物线(3)二:设P( ),PQ的中点M(∴ (1)-(2): 代入∴ 直线PQ的方程为

  ∴ ∴

  [例4] 已知常数 , 经过原点O以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与经过定点A( 方向向量的直线相交于点P,其中 ,试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E、F使 为定值,若存在,求出E、F的坐标,不存在,说明理由。(2003天津)

  解:根据题设条件,首先求出点P坐标满足的方程,据此再判断是否存在两定点,使得点P到两定点距离的和为定值。

  ∵ ∴

  因此,直线OP和AB的方程分别为 和消去参数 ,得点P( ,整理,得

  ① 因为(1)当(2)当 时,方程①表示椭圆,焦点E 和F 为合乎题意的两个定点;

  (3)当 时,方程①也表示椭圆,焦点E 和F( )为合乎题意的两个定点。

  [例5] 给定抛物线C: 夹角的大小,(2)设 求 在 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

  解:

  (1)C的焦点F(1,0),直线 的斜率为1,所以 的方程为 代入方程 )、B(则有

  所以 与

  (2)设A( )由题设

  即 ,由(2)得 ,

  ∴

  依题意有 )或B(又F(1,0),得直线 方程为

  当 或由 ,可知∴

  直线 在 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为

  [例6] 抛物线C的方程为 )( 的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C于A( )两点(P、A、B三点互不相同)且满足 ((1)求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设直线AB上一点M,满足 ,证明线段PM的中点在 轴上

  (3)当 ),求解:(1)由抛物线C的方程 ),准线方程为

  (2)证明:设直线PA的方程为

  点P( )的坐标是方程组 的解

  将(2)式代入(1)式得

  于是 ,故 (3)

  又点P( )的坐标是方程组 的解

  将(5)式代入(4)式得 ,故

  由已知得, ,则设点M的坐标为( ),由 。则

  将(3)式和(6)式代入上式得

  即(3)解:因为点P( ,抛物线方程为由(3)式知 ,代入

  将 得因此,直线PA、PB分别与抛物线C的交点A、B的坐标为

  于是, ,

  因即 或

  又点A的纵坐标 满足当 ;当 时,所以,

  [例7] 已知椭圆 和点M( 的取值范围;如要你认为不能,请加以证明。

  解: 不可能为钝角,证明如下:如图所示,设A( ),直线 的方程为

  由 得 ,又 , ,若 为钝角,则

  即 ,即

  即

  即∴

  ∴

  【模拟】(答题时间:60分钟)

  1. 已知椭圆 ,定点A(0,3),过点A的直线自上而下依次交椭圆于M、N两个不同点,且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 设抛物线 轴,证明:直线AC经过原点。

  3. 如图,设点A、B为抛物线 ,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A(3,1),B( )若C满足 ,其中 ,求点C的轨迹方程。

  5. 椭圆的中心是原点O,它的短轴长为 ,相应于焦点F( )的准线 与 轴相交于点A, ,过点A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 ,过点P且平行于准线 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M,证明 ;

  (3)若 ,求直线PQ的方程。

  【试题答案】

  1. 解:因为 ,且A、M、N三点共线,所以 ,且 ,得N点坐标为

  因为N点在椭圆上,所以即所以

  由

  解得2. 证明:设A( )、B( )( ),则C点坐标为( 、

  因为A、F、B三点共线,所以 ,即

  化简得

  由 ,得

  所以

  即A、O、C三点共线,直线AC经过原点

  3. 解:设 、 、则 、

  ∵ ∴

  即又

  即 (2) ∵ A、M、B三点共线

  ∴

  即

  化简得 ③

  将①②两式代入③式,化简整理,得

  ∵ A、B是异于原点的点 ∴ 故点M的轨迹方程是 ( )为圆心,以4. 方法一:设C(

  由 ,且 ,

  ∴ 又 ∵ ∴

  ∴ 方法二:∵ ,∴ 点C在直线AB上 ∴ C点轨迹为直线AB

  ∵ A(3,1)B( ) ∴ 5. 解:(1) ;(2)A(3,0),

  由已知得 注意解得 ,因F(2,0),M( )故

  而

  (3)设PQ方程为 ,由

  得依题意 ∵

  ∴ ①及 ③

  由①②③④得 ,从而所以直线PQ方程为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所谓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就是将角n·(π/2)±α的三角函数转化为角α的三角函数。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pi 高中化学;-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推算公式: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奇、偶”指的是π/2的倍数的奇偶,“变与不变”指的是三角函数的名称的变化:“变”是指正弦变余弦,正切变余切。(反之亦然成立)“符号看象限”的含义是:把角α看做锐角,不考虑α角所在象限,看n·(π/2)±α是第几象限角,从而得到等式右边是正号还是负号。

  符号判断口诀:

  “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这十二字口诀的意思就是说: 第一象限内任何一个角的四种三角函数值都是“+”; 第二象限内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 第三象限内只有正切和余切是“+”,其余全部是“-”; 第四象限内只有余弦是“+”,其余全部是“-”。

  “ASCT”反Z。意即为“all(全部)”、“sin”、“cos”、“tan”按照将字母Z反过来写所占的象限对应的三角函数为正值。

  高中函数求值域的九种方法和例题讲解

  【读者按】函数值域和定义域的大小,是高中数学常考的一个知识点,本文介绍了函数求值域最常用的九种方法和例题讲解.

  一.观察法

  通过对函数定义域、性质的观察,结合函数的解析式,求得函数的值域。

  例1求函数y=3+√(2-3x)的值域 高三。

  点拨: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先求出√(2-3x)的值域。

  解:由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知√(2-3x)≥0,

  故3+√(2-3x)≥3。

  ∴函数的知域为.

  点评: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即:(1)被开方数的非负性,(2)值的非负性。

  本题通过直接观察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而获解,这种方法对于一类函数的值域的求法,简捷明了,不失为一种巧法。

  练习:求函数y=[x](0≤x≤5)的值域。(答案:值域为:{0,1,2,3,4,5})

  二.反函数法

  当函数的反函数存在时,则其反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原函数的值域。

  例2求函数y=(x+1)/(x+2)的值域。

  点拨:先求出原函数的反函数,再求出其定义域。

  解:显然函数y=(x+1)/(x+2)的反函数为:x=(1-2y)/(y-1),其定义域为y≠1的实数,故函数y的值域为{y?y≠1,y∈R}。

  点评:利用反函数法求原函数的定义域的前提条件是原函数存在反函数。这种方法体现逆向思维的思想,是数学解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练习:求函数y=(10x+10-x)/(10x-10-x)的值域。(答案:函数的值域为{y?y<-1或y>1})

  三.配方法

  当所给函数是二次函数或可化为二次函数的复合函数时,可以利用配方法求函数值域

  例3:求函数y=√(-x2+x+2)的值域。

  点拨:将被开方数配方成完全平方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

  解:由-x2+x+2≥0,可知函数的定义域为x∈[-1,2]。此时-x2+x+2=-(x-1/2)2+9/4∈[0,9/4]

  ∴0≤√-x2+x+2≤3/2,函数的值域是[0,3/2]

  点评:求函数的值域不但要重视对应关系的应用,而且要特别注意定义域对值域的制约作用。配方法是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练习:求函数y=2x-5+√15-4x的值域.(答案:值域为{y?y≤3})

  四.判别式法

  若可化为关于某变量的二次方程的分式函数或无理函数,可用判别式法求函数的值域。

  例4求函数y=(2x2-2x+3)/(x2-x+1)的值域。

  点拨:将原函数转化为自变量的二次方程,应用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从而确定出原函数的值域。

  解:将上式化为(y-2)x2-(y-2)x+(y-3)=0(*)

  当y≠2时,由Δ=(y-2)2-4(y-2)x+(y-3)≥0,解得:2

  当y=2时,方程(*)无解。∴函数的值域为2

  点评:把函数关系化为二次方程F(x,y)=0,由于方程有实数解,故其判别式为非负数,可求得函数的值域。常适应于形如y=(ax2+bx+c)/(dx2+ex+f)及y=ax+b±√(cx2+dx+e)的函数。

  高二文科生数学学法指导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8大部分: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排列组合、不等式、平面向量、二项式定理以及统计。其中,尤其以函数和几何较为难学,同时也是重点内容,要弄清楚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对课本上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了如指掌,用的时候才能从容不迫,信手拈来。但是,这些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大家都忙着做一道又一道的习题,买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习题书,哪有时间去看课本?

  有些同学可能会想,数学又不是、,书上的习题又大都极简单,何必看课本呢?殊不知,课本对于数学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数学有20%的基础题目,只要花上一点点时间把课本好好看看,要拿下这些题易如反掌;反之,要是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都含混不清,不但基础题会失分,难题也不可能做得很好,毕竟这些都是基础啊。数学的逻辑性、分析性极强,可以说是一种纯理性的科学,要求一定要清晰明了,是不太可能出现做出题目却不知是如何做对的情况的,因而基础知识十分重要。

  其次,相当多的习题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解了基本的概念以后,必须要做大量的练习,这样才能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加深对概念的了解。所谓熟能生巧,数学最能体现这句话的哲理性。数学的思维、解题的技巧,只有在做题中摸索,印象才会深刻,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当然,这并不是提倡题海战术,适量就可,习题做得太多,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最重要的还是选题,一定要选好题、精题。在这一方面,的建议是很值得考虑的,最好买推荐的参考。同时做题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般而言,要先做基础题,把基础打牢固,然后再逐步加深难度,做一些提高性的题目。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做一定量的上难度的题来巩固,这样才能将其牢牢掌握做完每个题之后,要回头看一遍(尤其是难题),想想做这一题有什么收获,这样,就不会做了很多题却没有什么效果。

  运算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与的重要性不相上下。培养一种发散性思维,寻求解题的多种,当然非常重要。但是,有一些同学,他们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可是计算却不强,平时也不训练,时往往是找对了却算错了答案,非常可惜。的确 高中政治,繁琐的运算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但是,在运算过程中你将发现许多新的问题,而运算也就在训练中渐渐提高了。因而,数学方法要与计算并重。一方面,要重视做题方法的训练,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注意锻炼计算能力,注重计算的精确性,而不能偏向一方。

  总结。把专题的卷子和综合的卷子分门别类,每一份都进行认真细致的总结,挑出其中含金量最高的题,同时,“旁征博引”,把曾经遇到过的相关的题目总结到一起,一道也不放过。这样总结下来,一定能对各类题型都能够了如指掌,对出题者的出题角度也有了准确的把握。通过对上百份的细致归纳总结,很多同学的数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需要强调的是在总结试卷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下去,千万不能走形式,只有深入方能有所收获。在深入的过程中不要在乎时间,有时候,在总结一道大题时,会把相关的题型总结到一起,这项其实是相当繁杂的,绝不等同于弄懂一道题。而做这项的收益也将是巨大的。所以,即使用一个晚上来做这件事也非常值得。千万不要心情急躁,看见别人一道接一道的做题而不安。

  平时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部就班。数学是环环相扣的一门学科,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学习的进程。所以,平时学习不应贪快,要一章一章过关,不要轻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2、强调理解。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每新学一个定理,尝试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题,看是否能正确运用新定理;若不行,则对照答案,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3、基本训练。学习数学是不能缺少训练的,平时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当然莫要陷入死钻难题的误区,要熟悉高考的题型,训练要做到有的放矢。

  4、重视平时考试出现的错误。订一个错题本,专门搜集自己的错题,这些往往就是自己的薄弱之处。复习时,这个错题本也就成了宝贵的复习资料。

  的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妄想一步登天是不现实的。熟记书本内容后将书后习题认真写好,有些同学可能认为书后习题太简单不值得做,这种想法是极不可取的,书后习题的作用不仅帮助你将书本内容记牢,还辅助你将书写格式规范化,从而使自己的解题结构紧密而又严整,公式定理能够运用的恰如其分,以减少考试中无谓的失分。

  高考数学复习指导的五个方面

  1、拓实基础,强化通性通法

  对基础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高中化学。抓基础就是要重视对教材的,尤其是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运用时注意条件和结论的限制范围,理解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对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但要会做,还要深刻理解在解决问题时题目所体现的。

  2、认真阅读说明,减少无用功

  在平时练习或进行模拟考试时,要注意培养考试心境,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认真对考试说明进行领会,并要按要求去做,对照说明后的题例,体会说明对知识点是如何考查的,了解说明对每个知识的要求,千万不要对知识的要求进行拔高训练。

  3、抓住重点内容,注重培养

  数学主体内容是支撑整个数学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进入必须掌握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每年必考且重点考的。象关于函数(含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直线和圆锥曲线、线面关系、数列、概率、导数等,把它们作为复习中的重中之重来处理,要一个一个专题去落实,要通过对这些专题的复习向其他知识点辐射。

  4、关心动态,注意题型变化

  由于新增内容是当前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内容,而与大学接轨内容则是进入大学后必须具备的知识,因此它们都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因此一定要把诸如概率与统计、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算法初步与框图的基本要求有目的的进行复习与训练。一定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数学教学与复习,

  5、细心审题、耐心答题,规范准确,减少失误

  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是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的两种培养的能力。可以说是学好数学的两种最基本能力,在数学中的考查无处不在。并且在每年的阅卷中因为这两种能力不好而造成的失分占有相当的比例。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1234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之我见

  1一本书

  就是教科书,这是基础的基础,但是被中等生最忽视的。笔者高中时,先看教科书再做题,所以往往同学做到第5题,我才刚开始,但当我做了20题时,反过来发现同学做到第17题,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最后不仅省时,而且比同学多巩固了书本知识,然后从书本原理到题目及从题目到原理走了一个来回,培养了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一句话,省时又高效。为摆脱题海打下了基础。

  2两方法

  1)找到已知与求解的“桥梁”。主要针对中等题及难题,利用已知,推一步或几步,完成转化,从求解往后推几步,看看还缺什么,再去回忆脑袋里的知识点及解过的经典题,把已知与求解的差距补上,这个就是“桥梁”原理。

  2)有些题按上述方法还遇到困难,可能需要另辟蹊径,如从定义出发或需要再审视已知条件,可能还未用尽已知条件或有些暗含的已知条件未挖掘出来。

  3三部曲:

  1)先看教科书,真正搞懂课本例题,并做课后练习(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实质上就是要你检查自己是否真的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点.),

  2)利用历年高考真题, 这些题很有价值,先掩着答案,根据你之前课本学的基础内容,尝试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下,再对答案,明白其原理.,真正弄懂它,看看能否举一反三,可问老师及同学,也可请家教,最后达到触类旁通。

  3)同步练习,必须紧跟课程,不能赖下来的,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数学知识点较多,容易忘记,但以上的步骤你都能做到的话,那么就不那么容易遗忘,即使忘记,你也可以翻阅以前的内容重新巩固一遍.

  4四层次

  1)

  基本知识点。含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这是基础,这个不过关,其他免谈。笔者平时先看教科书,就是这个道理。--这部分,虽然重要,但笔者辅导不作重点,只是检查与提醒,因为可自学及问自己老师同学。会这个的人太容易找到了。

  2)

  数学思想与数学技能。数学思想如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数学技能如配方、待定系数法等。笔者由于这方面强,故多年不做题或见到陌生题均不慌,因为这些思想能力是深入骨髓的。

  3)

  数学模型与中间结论。数学模型就是具体题目的解题套路,中间结论可使学生减少解题步骤,加快解题速度,减少出错机会。这些有了2数学思想与数学技能,就能自己推导出来,但要注意总结与积累。

  4)

  特殊解题技巧。这个要求以上3方面都较强,聪明加灵感,平时善于总结与归纳,看透事物本源,熟能生巧,触类旁通。故对中等生不作过高要求,所谓可遇而不可求。笔者对高考实考试卷的选择与填空,特别是选择,有相当部分,有的试卷甚至一半以上可在题读完后,几秒得出正确答案。凭的就是这个本事。

【高考数学主要考点】相关文章:

线性公式总结高考数学考点06-25

备战高考 :高考文综历史题考点06-27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06-28

中考数学数与运算考点总结07-02

高考交通主要事项提示07-03

编导高考面试主要考察的要点07-12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剖析与小窍门07-01

高考政治哲学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考点07-03

高考填报平行志愿有哪些主要策略06-22

对于高考三大主科的考试主要点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