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分的背后

时间:2022-06-24 23:44:21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推荐」高考高分的背后

  曾经,南通教育因为这样一句流传在民间的话而出名:“全国高考看江苏,江苏高考看南通!”在江苏省,南通市连续10年高考录取率排名第一,但是一般人在盯着这里的高考高录取率时,却忽略了这里教育发展的丰厚底蕴和基础教育整体发展的高质量。南通市地处江苏省中部,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江苏,经济相对落后,隔江相望的苏州,一年的产值就比这里高得多。经济条件的不足,使南通教育发展也面临着投入相对不足、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师待遇相对较低的客观障碍。但是,南通教育在江苏却长期处于领跑位置,形成了令教育界人士关注的南通教育现象,南通教育的品牌特色被归之为优质、高效、低耗。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南通,办学水平不是某所学校一枝独秀,而是辖区内学校百花争艳,经过长期以来的精心管理,南通教育形成了整体上的发展“强势”。

「推荐」高考高分的背后

  南通市教育局局长王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通教育有几“多”:名校多,有11所国家级示范高中、17所省重点中学;名师多,有6名江苏省首批名校长、名教师、107名特级教师、有3000余名获国家、省、市表彰的优秀教师;获奖多:在各种国际国内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很多;状元多:很多学生不仅仅是高考考试中的状元,而且是全面发展、素质高的优秀学生。2002年,南通在江苏省不仅仅是高考成绩骄人,优秀学生率排名也位居第一。南通人群策群力,打造了自己发展基础教育的“秘密武器”。“硬软”之变,选择内涵发展之路在发展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南通最终选择了加强学校“软件”建设、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而在此之前,在全面“普九”阶段,南通也一度把大量的精力主要投放在学校硬件的建设和改善上,投放在有关入学、升学指标的完成上,数量、规模和办学硬件方面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压倒了质量、效益和制度建设方面的要求。学校的办学条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但在外延发展到一定程度,学校整体硬件水平提高了之后,南通也面临教育发展道路的新抉择:继续走外延发展道路,加快教育发展现代化的步伐,并以此带动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这样的选择对南通来讲,并不具有优势,南通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建设和发展所需经费严重不足,要想大面积实现办学条件现代化非常困难。

  因此,在江苏省提出教育现代化口号伊始,南通审时度势提出走“内涵发展”之路来推进教育现代化。南通看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传统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并着手通过抓课堂、建队伍、做科研来促进全市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抓课堂,好经验遍地开花结果加强课堂教学是南通推进基础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他们强化了教学在学校的中心工作地位,建立了以学科教学为主体,环境课程和活动课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育人模式。“千层之台,起于垒土”,南通强调课堂教学的在学生培养中的“垒土”之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作到教学“六认真”,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他们还建立了领导听课、专家评课和课堂教学质量抽查制度,引导和督促教师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形成了重视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在实践中,南通出现了很多真正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启秀中学的李庾南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自觉和创造性地学习,最终创立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南通市虹桥二中的顾飞宇校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创立了素质协同教育理论,并将此变成虹桥二中全体教职员工的教学行为,将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的自我教育,将数、理、化、语、外、生及艺体融为一个协同教育的整体,将虹桥二中这所新村配套的年轻初级中学搞得红红火火,成绩斐然;“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作为南通市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和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秦志强老师的语文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

  秦老师提出,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阅读、自主体验感受出来的。他将语文课变成辩论课、讨论课、赏读课、交流课和自改自评课,自己则由“讲师”变成“导师”,从“主演”变成“导演”。这些优秀教学经验在全市遍地“开花”结果,带动了全市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南通的课堂教学在普遍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大面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学生不仅学得好,学得活,也成了考试中的优胜者。建队伍,名师效应催生新名师在南通,特级教师、省级名校长、名教师加起来有近百人,这是一笔难得的教育资源。南通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没有让这笔资源闲置,而且通过管理和制度建设,促使这些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中产生“名师效应”:一个名师带动了多个教师的成长。南通把名教师、名校长等教育精英整合起来,建立了南通教育的专家库。取意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蓝工程推行教师之间“青蓝结对”,发挥名教师的作用,实行一师多徒、多师一徒等形式,有的教师既上拜师傅,又下带徒弟;有的还跨学科、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区师徒结对。目前,南通有“青蓝师徒”20000多人,许多青年教师在名教师的传、帮、带下拿到了解读教育教学科学规律的金钥匙,并逐渐成长为新的名师。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南通总结出了“粹其识、治其德、精其业、转其劲”4招,意即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知识、引导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教育教师学会科学育人,从蛮干向巧干转变,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和科学型转变、通过人事制度改革鼓励竞争上岗,引导教师把精力放到在教育教学业务上。这4招的坚持和落实,使南通的师资队伍得以长期保持整体较高水平。抓队伍建设在南通产生了“核聚变”般的能量,南通不断涌现自己的新“名师”,在江苏省,无论是说课上课,还是论文评奖、教学基本功比赛,南通教师都表现突出。

  “九五”以来,南通教师在国家、省教学基本功、评比课等比赛中获奖者达216人,其中获一等奖的有103人。江苏全省最年轻的基本功大赛第一名获得者、最年轻的特级教师等都曾出在南通。促科研,“个十百工程”为教育提速在中小学,教师做科研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南通推进教育科研力度之大、影响之深入令人印象深刻。在南通,教育科研不仅是大面积、加速度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还是促进基础教育整体发展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南通在江苏最早提出“教育科研是一把手工程”,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学校校长亲自抓科研。在江苏,南通是有名的课题大户,“九五”期间,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数南通遥居榜首,“十五”期间立项课题仍在全省蝉联冠军。在抓科研的过程中,南通形成了著名的“个十百”工程:通过培训一万科研骨干,带动十万教职工,教好百万中小学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南通,特级教师从各自优势出发,以课题为纽带,组建起了20多个科研集团军,形成了一支以特级教师为核心的教育科研骨干队伍。为促进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应用,南通专门设立特级教师专项课题,推广优秀科研成果。在名师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下,一批教学骨干和教科研能手成长起来,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行列。今天,南通教育不仅吸引了教育研究者的眼光,也吸引了众多求学者,正是在“硬软之变”中选择了苦练内功、坚持内涵发展,南通基础教育才创造了今天的“高位持续走强”,形成了自己的质量优势。王建民说:南通教育将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质量优势,并争取到2015年实现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现代化。

【「」高考高分的背后】相关文章:

高考高分技巧06-22

高考英语作文高分短语07-03

北京高考英语作文高分07-03

高考语文作文高分图片07-05

生物高考如何拿高分06-27

高考语文高分答题技巧09-26

2015江苏高考高分作文06-27

2015广东高考高分作文06-27

2015湖南高考高分作文07-02

2017浙江高考高分作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