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学工作总结

时间:2017-08-26 我要投稿

  2013年春期《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担任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在过去的这一学期里,我担任了2011秋专业1、2、3、4、5班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工作,为使得今后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在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把握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掌握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一年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该专业的认识比较单一,认为毕业之后到幼儿园工作,对于专业的理解比较狭隘,因此也造成了重视技能课、忽视专业理论课的现状。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较为欠缺。不过,一年级的学生活泼、热情,对于自己的专业规划有话可说,能够明晰自己的目标,虽然专业理论课学起来有些吃力,但大部分的学生仍旧在努力地学习,部分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和老师交流、探讨幼儿园的一些实际,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在教学中要不断放大的闪光点。

  2.认真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根据内容及学生的实际,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以及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时常思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认真写好教案,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3.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将课堂上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幼儿园案例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学得容易,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课后作业,作业少而精。认真批改作业,给学生适当的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

  4.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心得反思。在每一次课堂教学后,对课堂进行总结,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促进自己进步。

  二、改进教学方法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学期的《幼儿教育心理学》,对于幼儿心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在学习《幼儿卫生学》。由于《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时,我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新旧联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讨论中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以情境创设法、合作学习法、讲授法为主,讨论法、练习法为辅,通过多样、恰当的教学方法,力求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

  积极性。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还做到讲练结合,联系幼儿园实际进行拓展性训练,教会学生写教案,并分组进行教学实践,讲同学们上课的情境录下来,播放出来进行教学反思,真正帮助学生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三、后进生转化工作

  1.肯定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与鼓励,强化他们正确的学习行为,鼓励他们会做得更好;

  2.帮助他们分析自己不足的地方和原因,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个别辅导,树立其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信心,同时建议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3.相信后进生,理解他们对学习的畏惧和冷漠,对后进生进行思想转化,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一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积极关注他们,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取得他们的信任,在此基础上开展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四、教学心得

  1.学生的问题不是小问题,把学生放在心上。教学工作不能马虎,时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注意发现学生们出现的反常情况,进行心理疏导;

  2.微笑进课堂,营造活泼、幽默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学习;3.教师应该不断学习,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同其他教师、学生交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4.不要轻易给学生定位,虽然在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教学法,但这并不等于给学生贴上标签,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的空间;

  5.合理管理教学课堂,用幽默灵活的方式处理突发状况,提高教学效率。五、教学中需要改进之处

  1.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学习最新课改思想和教学理念,同时多和其他老师交流,学习教育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2.应多参加其他老师的教学课堂,积极听课,认真记录,将其他教师的教法融合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动机,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力求让每一次课堂更加精彩。

  经过本学期的磨练,我收获到了许多,我会总结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不足,继续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工作中的挑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争创佳绩!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几年来,我校积极贯彻各项文件的精神,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探索与实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逐渐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依靠两支队伍(专兼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委员);搭建三个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平台、培训平台、媒体平台);实行四级预防(宿舍、班级心理健康委员、辅导员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1234”工作模式。

  平时除了接待来访学生面谈咨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测量服务、指导学生心理社团外,尤其是在长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预防胜于治疗”,因此,对于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牢牢把握预防关,为此不断地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摸索出几项切实可行、积极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工作方法,体现出了我们的工作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首先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及学生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其次制定了一系列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制度:2005年颁布了《中国政法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同年还相继颁布了《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制度》,该制度明确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组织机构、干预对象和干预的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个别心理咨询制度》,规定了心理咨询服务的理念与原则、服务内容、学生与咨询师双方的责任与权利;《中国政法大学班级心理健康委员管理制度》,该制度明确了心理委员的选拔条件、工作内容和培训方式。这些制度的出台增强了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依靠两支队伍,充分利用资源

  1、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目前,我校有三名专职心理咨询师,8名兼职咨询师。其学历结构是:博士6人,硕士3人,学士2人;专兼职教师的职称结构是: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三名专职心理咨询员均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认定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做到了持证上岗。这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学历高,业务过硬,实践经验强,向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深受同学们欢迎。

  2、设立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充分调动学生工作积极性2004年,我校学生工作部在各行政班级中分别设立了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其具体职责是:积极向本班同学宣传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使同学们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参加校院两级组织开展的培训、交流活动;协助、配合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有关工作;对本班同学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并及时与心理咨询中心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对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定期培训、科学管理,不但传授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作技术,而且建立了班级心理健康委员月汇报制度和评优表彰制度,以激发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保障制度的良好运行,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层网络作用。

  三、积极开拓新的工作模式,满足同学需求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念的改变,心理咨询对同学们不再神秘,越来越多的同学接受了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

  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需求,这一时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模式上做了大胆探索,形成了一些效果好、影响广的工作模式。

  1、拓展个别咨询的渠道在咨询方式上,除了咨询室的咨询外,学校于2004年开通网络咨询,学生可以通过BBS或信箱进行咨询。

  在咨询理念上,我们改变了被动等待的方式。学校于2000年开始对每年大一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普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心理档案,定期关注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

  2、开展多个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从2000年开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加大团体心理辅导的力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推出“百场团体心理辅导”计划,即每年要组织百场以上的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其中既有充分调动心理委员的积极性,开展的成长性团体心理辅导,又有校心理咨询老师开展的治疗性团体心理辅导。三年中开展的三百场不同主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团体辅导,吸引了两千多人次的同学参加。

  3、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2003年,《心理健康》课程被确立为全校通选课程(36学时),由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授课,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课堂讨论、行为训练、采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深受同学喜爱,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几年来,近千名学生选修课此课程,反响良好。

  4、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2006年专门成立了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并且出台了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同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学生宿舍———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四级校园危机干预体系和快速危机反应机制,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

  5、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一报一网”的宣传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于2000年创办了《心理健康报》,主要向同学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心理自我调试的方法。该报每月一期,发放到每个学生宿舍;2005年中心又创办了“心灵家园”网站,开办了“网络咨询”等丰富多彩的栏目,每周更新一次。通过“一报一网”的宣传作用,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同学们心理自我保健的意识。

  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改善的地方

  1、完善培训机制,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定期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和督导,才能保证心理咨询师不断的成长,提高业务水平。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每年接受专业的培训和督导远远达不到要求,造成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水平提高慢,对学生新出现的新问题无法及时的把握与处理。因此,我们期待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对工作队伍进行定期的督导与培训,真正提高队伍的工作水平。

  2、心理咨询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包括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两者的规范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咨询的效果,其规范化主要包括硬件的规范化、接待预约的规范化、咨询过程的规范化等。目前,我校主要在硬件规范化上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个别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不符合要求,没有专门的团体心理辅导室,缺乏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专业设备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营造“人人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心理咨询不同于医务部门的医学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心理咨询,其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学校诸多力量的共同配合,取长补短,有分工有合作,才能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目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过多的依赖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工作队伍,专职任课老师等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没有很好的调动。而高校心理咨询面临的不仅仅只是医学问题,它将同时承担治疗、教育和发展三大任务,涉及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的问题。这就要求我校要形成一支有多种学科、多种工作特长的人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使关注心理健康成为校园文化”的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