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华族文化及其文化产业化

时间:2020-09-17 14:21:02 文化 我要投稿

本地的华族文化及其文化产业化

  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一些时日,春节的脚步也近了。如果我们询问时下的年轻人怎样度过传统的民俗和节日,你会期待他们怎样的回答呢?如果他们说,中秋不过是为了吃一块月饼,春节也只是为了拿几个红包,你又有怎样的感想呢?

  传统民俗和节日在本地已经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单调并且流于形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不是政府为了和马来、印度的民族节日相提并论,而保留华族的节庆假期,我真得很怀疑,会有多少年轻人还能想起过中秋节、端午节,还会记得吃什么月饼和粽子?

  民族习俗、民族文化,在本地,似乎已经日薄西山,没有什么作为。难道,文化在现今的世界,真是已经变得一文不值?变得毫无是处了吗?事实恰恰相反,《多伦多环球邮报》的一篇评论说:“《财富》论坛有一个古老而新鲜的问题:财富是什么?在知识经济和数位化的时代,或许,财富就是一种文化!”

  一、从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谈起

  在论述“文化就是财富”这个命题之前,先来看看为什么韩国要把“江陵端午祭” 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端午节原本起源于中国。然而,在数千年后的今天,端午节同春节、中秋节一道,已经成为韩国的三大节日,尤其是在以江陵为中心的东部地区更为盛行。据说“江陵端午祭”在韩国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具有韩国民俗特色的活动体系,程序分为“酿神酒”、“山神祭”、“砍神木”、“迎神祭”、“端午巫术”和“送神祭”以及其他各种祭神活动,每项活动都有专门的祭官来主持。

  为此,韩国江陵的“端午祭”不仅从1967年就被指定为该国的“重要无形文化财产”。2003年初,韩国文化财厅进一步决定将这项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传和无形文化杰作”。目前,韩国政府和江陵市方面为申报“江陵端午祭”已经制作了长度为10分钟和2个小时的宣传片、150页的申请文件以及详细的照片资料等。2004年9月已经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于2005年7月最终决定是否将韩国“江陵端午祭”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如果仅仅因为韩国端午节历史还算悠久(只有百年历史)、活动内容比较完备,韩国政府就花费如此巨大的代价来申报,似乎太过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就算“江陵端午祭”除了祭祀活动,还有秋千、摔跤、假面剧、农乐和民歌等多种民俗游戏和文化活动。“江陵端午祭”也不过是一系列精彩的民间娱乐活动,将它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似乎还是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那么,促使韩国大张旗鼓、乐此不疲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原来,端午祭除了以上这些娱乐活动之外,还包括“乱场”,即大规模的商场与各种民俗表演共存的场所。目前,江陵市以“江陵端午祭”为中心,每年举行大规模的江陵观光民俗节,邀请各国文艺团体和文化界人士前来参加,该市近年来还投资100多亿韩元,在拆掉了市民运动场的6000多平米的土地上建起了“端午村”。此举极大地保存和宣传了这个“无形文化财产”,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各国游客前来观光、消费,从而大大活跃了江陵地区的就业市场,促进了江陵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一旦“江陵端午祭”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带来的经济价值更是无可估量。

  由此,我们不难明白,韩国政府正是看到了文化和经济两者之间,其内在巨大的嫁接、共生能力,才积极致力于把无形的传统文化转化为源源不断的财富洪流,为此不惜全民一心、共赴大业。据悉,目前韩国的宗庙祭奠、祭礼乐和传统说唱“板索里” 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文化产业:财富的源泉!

  谁说文化只是代表着清高、孤傲?谁说文化在今天已经变得苍白无力?有学者已经指出,“Culture”(文化)是一个应用最为广泛的词汇,作为一个“通用软体”,它有许多介面:文化中的语言、艺术、价值观、形式、政治、民俗……可别忘了,它还有一个动人的介面……就是文化产业。在人类文明的原野上,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之土和经济之水孕育的一片苍莽森林。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报之举,就形象地说明:所谓文化产业,就是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大规模工商业活动。通过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组织形态,进行规模化的文化生产,从而形成不断循环、不断扩大的经济形态。

  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产业急剧调整之时,许多第一和第二产业如冶金、矿业、纺织、服装业等逐渐衰落,利润逐渐消减,而属于第三产业的文化产业,却在世纪之交,焕发出巨大的经济活力,甚至诞生了全球性的企业巨头,从而获得了朝阳产业的美称。美国《财富》杂志2002年全球500强排行榜上,日本的新力公司(Sony)遥遥领先,它也是全球最大的文化产业巨头之一,2001年的营业收入高达606亿美元;而在文化产业的“娱乐”一类中,第一名就是法国的维旺迪公司(Vivendl Universal),2001年的营业收入达到513亿美元。亚军是时代华纳线上公司(Aol-Time Warner),旗下拥有《财富》杂志、《时代》杂志、华纳电影公司、CNN有线电视网络等一批强势的文化企业。它在2001年的营业收入达到382亿美元;以创造米老鼠、唐老鸭起家的华特·迪士尼集团(Walt Disney),它分布在北美、西欧和亚洲的四大迪士尼乐园至今已经接待了2亿5千万游客,还拍摄了数以千计的动画片,销售了10多亿张唱片和录音带,2001年的营业收入高达252亿美元。其他的文化巨头还有传媒业巨子梅铎旗下的澳大利亚新闻集团(News),2001年的收入也达到137亿美元。另外还有贝塔斯曼集团(Bertelsmann)、维康集团(Viacom)等。这些文化企业巨头控制了全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中的四家,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中的七家,以及全世界最重要的电视、报刊和出版集团。作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标志,这些跨国公司的投资动向和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远景。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不仅是一项新兴和时髦的产业,同时也已经成为英、美、法等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国家经济命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美国,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最大的产业;在英国,即使是全国第二大产业,然而其就业人口市场却是全国第一;在法国,文化部更是政府第一大部,声誉如日中天……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推动国家经济、稳定就业市场、引领国计民生的首要力量,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勃勃生机。这一点,在十年前,也许人们做梦都没有料到。

  三、文化如何转化为财富?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是如此的生机勃勃,凡是与文化沾上边的产业,其盈利所得往往就会大幅度攀升。然而,如何促使文化产业化,如何使文化转化为财富,其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文化产业学者花建教授为此专门创作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做《文化+创意=财富:全世界最快速致富产业的经营KNOW-HOW》,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文化+创意=财富,这就是答案!

  有专家指出,文化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唯一投资门槛可以很低,可是却能创造出极高附加值,尤其是回收期短,而且可以通过再复制技术、重复利用的特性延长生命周期,同时,它所产生的庞大的衍生性商品,利益更是可观。而文化产业产生利润的根本动力就是以大量的创意和文化积淀取代资金。也就是说,文化+创意=财富。正因为文化产业的这个特点,趋势专家詹宏志干脆称文化产业叫做“文化创意产业”。

  在这个大量需要“文化”和“创意”才能促生的新兴产业中,新加坡面临着怎样的的挑战呢?

  四、新加坡:华族文化知多少?

  先说文化。

  “产业”是“文化”众多内涵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介面,文化产业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运作模式和结构。但同时,作为文化的一个介面,文化产业的发生、发展以及运作又必然地和它的其他介面,如语言、传统民俗、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等有着直接的联系,并深深受制于这些介面的'影响。

  在新加坡,以华族文化为例,新加坡人对华族的语言、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民风民俗、艺术形式,又有多少的掌握和了解呢?相信许多人,对于华族文化在本地的败坏程度都有着切身的感受。当一个族群日渐失去了本民族的语言能力,除了黄皮肤还仅留一点残存的民族记忆之外,你还指望他对自己的民族习俗、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能有多少的了解和认同呢?更遑论他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国际化能有多少作为。有人说,华文的学习已经引起了本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正在探讨如何提高全社会认识华文学习重要性的问题。李资政也指出:“华文看来会越来越重要,我们必须让父母们决定他们是否要让孩子掌握更高程度的华文,即使那意味着必须牺牲英文的学习时间,换句话说,就是以华文取代英文,成为孩子的主要用语。” 但人们不难发现,语言只是文化中的一个介面,语言≠文化!

  仅仅为了与其他族群交往,或是达到经济谋生的实用目的,掌握一种语言,而忽视或者放弃另外一种语言,这也许是必要的、无可厚非的。但是,当文化──而不再是语言──成为创造财富、带动国民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时,那种认为仅仅基本掌握了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就足以应付世界的人,将会很快发现,这种想法是多么的肤浅和幼稚。有人说,我们现在不仅要提倡双语教学,还要提倡双文化教学。但是,毁掉一种文化很容易,重新了解和掌握它却需要假以时日。君不见,虽然传统文化在本地已经是苟延残喘,而那些对传统文化深恶痛绝的人仍然咒骂着它垂而不死、腐而不朽,哪里还有心思像韩国一样,谋求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呢?

  如果说传统文化在本地经济中无什作为,通俗文化又如何呢?打开电视,港台韩日影视剧集,铺天盖地而来,长期占据着本地电视传媒的黄金档,而本地的电视制作又有几部输出海外呢?再看综艺节目。相信,把吴宗宪、张菲、张小燕称为娱乐本地大众的“天王”、“天后”也不足为奇。就算是打入国际市场的本地流行歌手孙燕姿、阿杜,也不过是经由海外文化企业精心打造,而为海外文化企业大赚其钱的“摇钱树”而已。当我们津津有味地欣赏这些娱乐节目的同时,又有谁计算过,有多少S$ 正哗哗地流入了人家的口袋呢?不仅如此,我们的消费者在心甘情愿掏出钞票的同时,还发自内心、满怀深情地说声“谢谢你!”(当今世界,文化企业的这些文化产品就具有这样的魔力)当然,我们有“梁家班”这面大旗,还没有使得新加坡脸面尽失。不过,梁志强也在为本地的编剧人才之奇缺而叫苦连天,他不得不亲自操刀上阵,教导本地人如何看电影,如何写剧本……

  五、新加坡:创意的空间在哪里?

  说了文化,再说创意。

  创意,像文化一样,也是本地人心中一种说不出的痛。上至政府总理,下到平民百姓,人们都在为本地的民众,长期以来不敢冒险、缺乏创意而感到忧心忡忡。原因何在?“从某个方面来说,我们也算是经济成就下的受害者。长年以来,新加坡一直以来都能达到全民就业,人民也因为有稳定的工作而过着相当舒适的生活。投资创业的报酬和风险看起来并不相称,大环境也不支持这种企业。”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主席张铭坚先生的这段话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正如人们所熟知的,安全无虞的都会环境、共通的英文工作语言、精英的领导机制,以及高效优质的政府运作,这些都是新加坡著称于世的法宝。但在创意称雄的今天,如何把所有因素调动起来却是一个新的、更大的挑战。

  据说,政府正在准备实施“科技企业21总计划”(Technopreneurship (T21) Masterplan),试图通过改变教育、发展有利的环境、加强硬件建设,以及提供相应的财力、物力等措施来改变社会的观念,以使社会大众能以比较积极的心态来看待失败和挫折,并且认同它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这项计划能否为新加坡带来创意的空间,让我们拭目以待。

  尾声

  有位著名的厨师说过,富人和平民所需要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做成什么食品,怎样吃法,在什么场合吃、和谁一起吃、伴着什么音声吃……就有天壤之别。小小的月饼,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中秋月饼,原本就不单纯是一种食物,其后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周代的“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活动,到汉代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直至唐代,又把中秋月饼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得小小的月饼更加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大兴。

  由此可知,吃月饼从来不仅是为了温饱,不仅是为了“吃味道”,而是为了“吃内涵”、“吃情调”!前者是生理的需求,后者就是文化含量的追求。面对当今这个文化创意产业急速增长的时代,我们与其问,中秋节的月饼还能吃多久,不如问,中秋节的月饼应该怎样吃,吃什么?

【本地的华族文化及其文化产业化】相关文章: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06-13

筷子的文化06-18

形容文化的词语12-18

对文化的反思10-26

中国礼仪文化05-06

文化班级口号12-31

“文化自信”素材12-05

中餐礼仪文化12-03

春节文化主题12-03

茶道礼仪文化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