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决定你的职场竞争力

时间:2023-04-25 10:20:28 晓丽 职场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习能力决定你的职场竞争力

  在职场之中,你不但要努力,并且需要非常的努力,因为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努力不够,你永远跟不上团队前进的步伐。要想在职场之中游刃有余,胜似闲庭信步,需要我们具有竞争力,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的竞争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习能力决定你的职场竞争力,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喜欢。

学习能力决定你的职场竞争力

  学习能力决定你的职场竞争力

  世界上本没有领导者,追随的人多了也便成了领导者;世界上本无追随者,因为心中有了梦想,才有了追随者。

  提到学习,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桌面上摆着厚厚的一摞书,面前放着考试倒计时表,为了一张成绩单拼死拼活地死背书……不可否认,那也是学习,只不过那种学习是被动的学习,是应试教育体制造成的学习状态。

  一旦进入职场,学习就变得尤为重要,而这个时候的学习,范围远远超过书本,概念也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方式也不是简单的背书、看书,目的更不是为了考试。

  职场中的学习与学校中的学习有诸多不同。

  首先,在职场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职场竞争力。其次,职场中碰到的问题不可能像教科书中那样规范,很多时候你都搞不清楚情况,经常无先例可循,需要自己寻找途径。再者,职场中的许多问题,一旦出现了就必须尽快解决,而不能等到条件具备再慢慢解决。最后,通常职场中一个问题的处理,可能要了解和学习多个领域的东西,所以只能从点突破。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相对较弱的地方。也许你在某个行业已经满腹经纶,也许你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技能,但是对于新的企业、新的经销商、新的客户,你仍然是你,没有任何的特别。你需要用空杯的心态重新去整理自己的智慧,去吸收现在的、别人的、正确的、优秀的东西。

  “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从懵懂学童到耄耋老人,人类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孜孜以求科学的学习方法。从“第五项修炼”到“第七项修炼”,从“学习的革命”到“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从MBA、EMBA的风靡到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者的爆炸式增长,从公司老板纷纷给员工指定用书到“成功学”、“管理学”书籍的泛滥成灾,我们似乎步入了一个“学习王国”。

  然而,喊过口号,唱过励志歌曲后我们发现,这些流于形式的学习并没有给中国职场中人带来多大的改变。这种一窝蜂、赶时髦、追求“新概念”的学习景象无一不凸显出浮躁。在这种虚假繁荣的学习景象背后,是敬业实用型、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严重短缺,是高学历者无“用武之地”。教与学的不对称,学而不致用,正在严重损毁国民的学习质量。

  19世纪的文盲是不识字者,20世纪的文盲是不会用电脑者,21世纪的新文盲则是不懂再进修、再学习道理的人。要严格执行自我规划的进修充电计划,经理人每天唯一的功课就是学习。世界发展到今天,行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已经到了毫不夸张的日新月异的地步,只有不断掌握新知识才能让自己的路越来越宽。

  未来社会的竞争既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作为职场中的团队成员以及独立个体,应该在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把企业提供的学习机会和自身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这样才能谈得上发展。

  学习能力决定你的职场竞争力

  一、快速学习就是改变认知

  互联网时代,没有搜不到的答案,但为什么这些答案,我们总是用不上呢?

  因为你不缺答案,你缺少的是自我认知。你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答案,别人的理解,看得多了,你渐渐地认为这就是自己的感悟,但事实上,它并没有内化成你的能力。

  所以第一步,就是改变你们的认知。

  就拿产品经理来说,你对岗位/产品有怎样的认知和理解,没有对错,大胆地去写出来。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公司的产品小白和他们部门领导的对话:

  领导:我们这个产品应该加个用户互动功能吧? 小白:可以啊,我看竞品都有 领导:我们这么排版没问题吧,用户会喜欢吗? 小白:我看竞品都是这样的啊 ……

  这个产品小白应该能把竞品分析做的很好。但整体的对话也能看出来,完全没有针对自己的产品、公司的战略定位做任何的差异化思考,这样的产品和搬运工没啥区别。

  当你开始准备输出自己的理解,但没有方向时,参考这几个问题去问问自己:

  1、对公司定位的理解?和公司定位有什么关系

  2、对用户定位的理解?我们的用户群体是怎样的,用户画像是什么?

  3、对开发部门的理解?研发部门对这个产品的理解又是怎样的,他们和我的理解是一致的吗?

  4、对其他部门的理解?协作部门的时间安排、支持程度是怎样的?

  5、对自身定位的规划和理解?你想要做成什么样的产品?

  ……

  你可以多问一点,慢慢的,让你的产品在脑海里立体起来。不需要什么能力模型和框框架架。

  当你形成了自我意识,并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再去搜索答案,寻求进步,会发现变得更有针对性,新的知识才能在你的脑子里找到着陆点。

  写出自己的理解很难吗?不难,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愿意做,因为懒得做,不自信,反正也要去看案例,看得多都会了。

  但你小时候考试的时候,会因为反正最后老师都会讲而放弃答题交白卷吗?那结果一定是零分。

  所以,“独立做题”这一步,你千万不要省。

  你的启蒙老师,不会是一个人,一篇文章,一个观点,而是千千万万的产品实战经验,也就是你自己的理解。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会来到顿悟到一天。相信我,这个情况一定会有。

  二、什么是知识?

  你一定也有发现,身边很多人总是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

  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有一帮人以非常明显的知识属性快速成长起来?

  比如逻辑思维的罗振宇、奇葩说的马东,还有迅速还清6亿的罗永浩……

  你可能会说是时代的变化和他们的积累,而我觉得,就是他们快速的学习力,完美的抓住并赶上时代的红利。

  这背后,都是因为知识。

  你也读很多书,樊登也读很多书,为什么人家是厚积薄发,而你越读越懵?是因为“人类的参差”吗?

  我想是因为大多数人,在学习时存在误区:我们一直没有弄明白读书之所以有用的关键是什么?

  收藏夹里放的很多干货,你读完一本书听完一个音频,看了很多视频,获得的还是信息,而不是知识。

  什么是知识?

  知识可以改变你的行动,让你的行动和认知发生变化。

  举个例子:

  老原在毕业求职找工作的时候,经历不是特别的精彩,也不懂什么简历技巧,基本上简历都没过就被筛了。

  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安顿自己,我找了一篇怎么写简历的文章,里面的STAR法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STAR法则是一个讲故事框架,内容包含背景、目标、行动和后果,通过此模型能把一件事情讲的更加清晰和全面。

  把原本只有一句话的经历,改成有目标、有背景、有行动有结果的模式。

  结果就是,页面丰富了很多,并且真的得到了多家企业的面试邀请,在接下来的面试中,我还是使用这个法则,一路开挂拿到了几个心仪的offer。

  其实就是一篇文章,但是我整个人的行动和认知都发生了改变,也得到满意的结果。

  知识的价值在于运用,而不是收集,是能够真实影响和改变你的行为的才叫知识。

  就比如你的产品,它的功能要能够影响到用户,才算是合格。

  如果我当时只是看看,觉得很有道理,然后并不使用它修改我的简历,现在的老原已经不知道在哪里了

  怎么让知识在内部发生化学反应实现迭代升级,是我们接下来要讲到问题。

  三、学习的迭代升级

  我们从获取信息到掌握能力之间,要经历几次内化和迭代。

  我不知道每天找我领资料的人,在领取之前有想过要用来提升自己哪一部分具体的能力?还是我只想领点资料,提升一下?

  我想后者居多吧!

  其实都掉入了一个陷阱:我们觉得自己在学习某些领域的知识,但你需要的,不是学习。而是改变自身的能力。

  所以有了这个公式:快速学习=运用知识+迁移知识。

  01 学习第一层:运用知识

  作为产品经理,基础技能是画原型、出需求文档……看再多别人优秀的案例都不如自己动手画一个。

  要学的知识是无穷尽的,而你要发展的能力是相对有限的,你完全可以在浩瀚的知识中,帮助你构建自己的能力圈,而不仅仅是拓展更多的干货、资料包或是书籍。

  从你的需要出发,主动寻找你想要的东西。要怎么找到这些想要的东西, 可以通过权威认证考试(PMP/NPDP认证)、能力模型等。

  就拿产品经理来说,可以构建7大知识领域的框架,查缺补漏,但这些只是参考,你的重点是找到你真正需要的,而不是被动学习。

  02 迁移能力

  学到了这个知识,掌握了知识领域的框架,你要继续往下挖,把它用到你意向不到的领域。

  积累多了之后,很多能力都是相通的,所谓行业壁垒,也只是你的储备和经验不够罢了!

  我们大多时候要解决实际问题,都是来自经验,比如公司的培训,领导的带教等等。

  我可以做产品经理,也可以做项目经理,而且成绩都不错,这是因为一些底层能力是相通的,比如项目管理能力;

  我待过互联网行业,现在在职业教育的赛道上,并没有觉得很吃力;

  小学作文不是太好,但也可以输出干货。

  为什么?因为写文章的逻辑和做项目的逻辑也是互通的。遇到那个临界点,突破它。

  《好好学习》的作者说过一句话:“小的进步拼努力,大的进步毁三观”。

  学习到了最后,该怎么办?我们就开始寻找新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临界点”。

  在某个领域的临界知识,只要足够成熟,能构成自己能力圈,这就比你身边绝大多数人凭着经验和感受处理问题,要高效得多,成功的概率也要多得多。

  但是临界点有很多,要怎么选择呢?或者说,如何判断一件事值不值得做?

  有4个标准:

  第一、这件事能否有助于我提升认知?

  第二、这件事是不是我喜欢的?我感兴趣吗?我愿意做吗?

  第三、这件事从长期来看,有没有复利效应?或者边际成本在降低?

  第四、这件事能不能给我带来正面黑天鹅的机会?

【学习能力决定你的职场竞争力】相关文章:

工作能力决定你的职场未来02-14

学历+能力=职场竞争力02-14

你的职场竞争力及格吗?02-14

测测你的职场竞争力02-14

“眠终奖”提高你职场竞争力02-14

你需要培养的10种职场竞争力02-14

职场竞争力02-14

「职场人生」什么决定你拿高薪02-18

决定你的职场事业是否长远的因素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