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职业教育课程话语中的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时间:2022-06-22 15:26:53 职业/专业/职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当代职业教育课程话语中的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论文摘要:在当代职业教育课程话语中,往往是根据三级课程管理框架来界定校本课程、进而把“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它的主要内涵应当是指专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关于职业学枝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问题.当代职业教育课程话语往往基于政策文本做一些循环论证,或者用校本课程开发所产生的可能的积极结果来证明它的合理性。经验研究与实践探索也许能在一定限度内证明职业教育枝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

试论当代职业教育课程话语中的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枝本化课程实施:合理性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个当代课程论术语在职业救育领域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人们希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来提升职业教育的课程沦水平这一术语在中围的毪延是近几年的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造了这一术语当然也可以说是从国外引入了这一一术语.——时间.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课程论的热点研究对象。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职业教育课程论的主流话语之一.一方面表明了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对学术风向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也表明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轻率.甚至是浮燥。美于校本程开发,似乎人人都有话语权.但事实上.却很少有人结合当代巾国职业教育的具体语境来对校本课程开发这~术语进行必要的反思与重建。以下将探讨两个问题.一是校本课程开发如果在职业教育领域成立的话.应当如何界定.二是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得到了何种程度的证明

  一、关于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似乎是一个不需太多解释的概念.据我们的考察.日前大多数的研究者把“校本课程于开发”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就是说先有校本课程这一概念.然后自然也就有了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这种理解不仅把问题简单化了.也遮蔽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真实内涵.进而对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产生误导在当代职业教育课程话语中.校本课程常常被这样界定.“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的。国家、地方课程是由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规划、没计和评价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校本课程也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简单地说.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的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元化发展需要.独立或合作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有特色的课程。’明显。这是在1级课程竹理框架下来界定校本课程这一概念的姑且不论级课程管理框架在职业教育中是否成立,也姑且不论职业教育是否需要校本课程这一概念.把校本课程界定为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然后这种自主开发叉被反过来称为校本课程开发.其实这样的话语并没有提供什么新的内涵接下来要讨论的是.校本课程这一概念本身有什么问题.它与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有没有关系。

  关于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这两个术语.有研究者通过考察得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课程专业术语.其英文缩写是‘SBCD’(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校本课程其实只是一个口头用语.或不规范的用语。就笔者所及.在西文的课程文献中.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几位一流的作者在他们的著述中从未使用过‘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Elm)这词,只有极少数的作者在极少的文章中偶尔才会极不规范的使用‘校:课程’…..校本课程容易导致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倾向。”

  也就是说.校本课程这一术语从来就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它的合法性在西文源头上就丧失了“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并不是“校本课程”与“开发”的一种简单的联结.它本身是一个经过课程论专家深度阐发的、具有确切内涵与独立课程论地位的概念校本课程开发并不需要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做基础。

  那么“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是什么?这同样是一个严谨的课程论问题。还是那位研究者从文源头与中国语境两个维度就这一问题进行丫较为深入的考察,得出结论是.“校本课程开发”只有“校本的课程开发”之意,并且特别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关于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这位研究者写道:“在我国。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国家课程的总体框架内对学校所有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包括校本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程选择、修订、改编,也包括对国家预留课程空问的全新开发。’国所谓校本化课程实施.这位研究者指的是“学校层面上关于课程实施与评价的种种决定”。很明显“校本化课程实施”是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现在我们在这位研究者给出的话语框架下.来讨论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否成立.又在何种意义上成立。

  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几乎涉及到学校所有课程的所有方面.其实校本课程开发的边界不可能有这么宽广.一个没有明确边界的概念.或者边界过于宽泛的概念.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故基本上可以断言。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在职业教育课程领域很难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也难以成为一个言说的对象。

  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也即对进入学校场境中的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课程的实施如果是对进入学校场境的课程的忠实执行与再现.则不存在所谓的校本化课程实施当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对原有课程的取舍、补充、诠释、整合等再创造时.这时校本课程开发就发生了。如果把职业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在职业学校场境中发生的校本化课程实施.这时,职业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这一说法是成立的.也是可以在课程实践中找到现实依据的但是这种校本化课程实施.应当主要是指专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当然也包括普通文化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在基础教育中.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包括对国家预留课程空间的全新开发。所谓国家预留课程空间是指学校可以自主开发的那一部分课程,也即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之外的那一部分课程由于所谓的“国家一地方一学校”鼍级课程管理框架.对作为专业教育的职业教育来说.特别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是不存在的,故在职业教育课程领域不存在所谓的国家预留课程空间。在另一种意义上说.正因为这种预留课程空间不存在.所以职业学校可以自由的开辟想要的课程空间如果从课程空间这一视角来探讨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同样有可能导致校本课程开发边界的模糊.或边界的过于宽广。

  也就是说。职业学校可以自主开发的课程空间需要必要的边界.这种自主开发的自由度是有限定的我们可以把这种自主开发的课程空间做这样的限定.就是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与普通课程以外的.旨在丰富学校生活或满足学生某种特殊的教育需要的课程这样一来.这一空间注定是一个很小的空间.并且基本上也是由兴趣主义所主导的。事实上,在基础教育中.国家预留的课程空间也只是5%职业学校很难.也没有必要进行专业课程与普通课程的全新开发.但是.如果涉及到对其进行补充或修订等部分开发行为.这就是前述的校本化课程实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在具体的职业学校场境中.对由专业所规定的专业课程和必需的普通文化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也包括为了丰富学校生活.或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而自主开发的、学校特有的部分课程至于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如何来描述.当然不能完全套用基础教育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话语模式在基础教育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被认为是一个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课程专家等进行相互合作的、民主的、开放的决策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课程改进过程这当然是一种理想化的话语。职业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更多的是由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或者说职业教育课程的特殊性来决定的。职业教育具有鲜明实践性与专业性,并段是丰富而多样的,也是易变的,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与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受到诸如国家文化传统、政策取向、制度安排阶层结构等多重交织的因素的影响所有的这些因素都会对职业的课程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影响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潜在的。故职业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可能需要更高的条件.也更显专业化与复杂化。职业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应当是一个更加彰显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过程。

  二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问题

  上述对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的厘定.只是意味着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在理论上、逻辑是可能的,但是它不足以征明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事实上.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合理性问题.也仍然是一个争论中的问题。当代职业教育课程活语在试图闸明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时.一些虚假的、模糊的、似是而非的证据常常被言说。以下就这一问题从两个方面做一个分析:   第一.用歧策文本来论证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这一点最突出的表觋是用三级课程管理框架来证明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三级课程管理框架从教育部2000年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那氍得到了一种权威的规定这一政策义本把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可以说是三级课程管理框架引发了校本课程开发这一代中国课程论话题.也正冈为如此,当代职业教育课程话语在谈及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时.特别是最初撰文来谈论此活题的研究者.往往把三级课程管理框架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否合理的证据。事实上,完全司以断定.所谓的三级课程管理框架只是针对基础教育而言的,对职业教育而言.特别是对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三级课程管理框架并不存在.它并没有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提供任何证明。

  2000年教育部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在其中可以找到这样一段话语:“建立健全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机制.实行国家和省(部)两级规划、两级审定制度。国家组织开发和编写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要求的文化基础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和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重点专业课程、教材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地方、行业要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发和编写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和讲义等.要注意吸纳行业技术专家、教学研究人员和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可以看出。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主要是由国家、地方与行业组织开发的.学校本身可以进行一些补充性的开发.但不是一种硬性的规定..故基本上以断青.中等职业教育中并不存在明显的三级课程管理框架。事实上.职业教育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基础教育的做法。

  不得不说的是.大多数的研究者喜欢仰仗政策文本来说话.先从政策文本中推演出某种结论.然后又用政策文本来解释这一结论,这无疑是一种循环解释的怪圈循环解释等于没有解释.或者说是一种虚假的解释我们摹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沦现有的相关政策文本对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并没有多大的解释力。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需要探寻一种更为根本性的解释。

  第二,用假设性话语来论证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所谓假设性话语也就是一种可能性话语.是对某一事物的可能结果的一种构想或预期。用假设性话语来论证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自然是一种可能的合理性.而不是一种必然的合理性。不能不说,这种论证方式普遍存在比如在较早的一篇探讨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文章,也是一篇较为典型的文章中.作者用这样的标题话语来论述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构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事实上.我们也完全可以这样来言说:校本课程可能会破坏学校已有的专业课程特色体系.校本课程开发也有可能与当地经济建没相背离.校本课程开发同样也有可能会忽视或压抑学生的个性.校本课程还可能因增大了教师的负担而导致其无暇顾及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之所以说这样的话语是假设性的.是因它并没有确凿的经验证据的支持.也没有进行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推理。

  在近期的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文献中.继续在沿用这样的话语模式.如高职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有助教育民主化决策的实现:高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高职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弥补国家课开发的不足:有助于推动职教教学改革的深化:有助于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有助于教师争业的发展:有助于学校‘品牌’的形成”啦设性的话语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只是它有待进一步的证实.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结果就是被证伪.假没性话语的被不厌其烦的言说.这一方面造成了话语的雷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职业教育课程话语的贫乏

  三、结语

  校本课程开发似乎正在成为职业教育课程论一个新的生长点。同时预示着当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另一条可能的路径,也自然成了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一个持久的热点课题。然而。很有必要站在一种元研究的立场上对这种研究本身进行…番审视与反思。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是成立的.它之所以成立并不是基于所谓的三级课程管理框架.这一概念主要内涵是指在具体的职业学校情境中对专业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关于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如果需要证明的话。政策文本并没有提供根本性的证明.而假设性话语则根本就没有提供证明.或者说只是一种虚假的证明而已。我们也认为,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一个理论话题.更是一个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校本课程开发必定是多样化的.也是情境性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可能更需要一种经验研究的立场.通过个别化的实践探索来证实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但是.必须清楚.成功的个案也只能在一定限度内证明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