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的故事及意思

时间:2022-04-13 17:00:56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学相长的故事及意思

  教学相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相长的故事及意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相长的故事及意思

  【释义】“教学相长”比喻师生之间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出处】此典出自《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礼记》,又称《小戴礼》,主要讲的是论述儒家对“礼”的见解。据说是孔子死后,他的弟子根据各自的见闻撰写而成的。其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关于教育方面的一篇论文。它论述了教育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总结了前人在教与学方面的丰富经验。

  《学记》中写到:即使有美味的熟肉,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才知道自己理解得还不透彻。知道了自己理解得不透彻,才能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成语典故

  子夏是孔子后期学生中的佼佼者,才思敏捷,少时家贫,苦学而入仕,曾做过鲁国莒父宰。子夏才气过人,孔子去世后,子夏来到魏国的西河(今山西河津)讲学,授徒三百,当时的名流吴起、田子方、李悝、段干木、公羊等都是他的学生,连魏文侯都“问乐于子夏”,尊他为师。子夏在跟随孔子学习时,曾问孔子“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这是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才画图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回答说:“卜商啊,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我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聪明的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为先,礼在后”的道理,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启发了孔子,所以孔子很高兴,认为可以和子夏一块探讨《诗经》了。

  成语寓意

  博学如孔子,也并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受到学生的启发,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学识。这就是教学,古人早就知道了。由此折射出一个普遍的道理客观世界万事万物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在授于他人知识的同时自身也会得以提高。正如施人于援手,受益于自己。

  造句

  (1)教学相长,提升法学教育的质量。

  (2) 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这是教学相长的前提。

  (3) 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能够教学相长。

  (4)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教学相长,学生能学得更好,老师教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5) 师生相互砥砺,沟通,便能教学相长。

  (6) 所以我的理解是,就像我说过的:教学相长。

  (7) 教师天天讲课,但决不会把“本钱”讲光,相反越讲“本钱”越雄厚,这就叫教学相长。

  (8) 那些被骂百无聊赖、大逆不道之人真是百口莫辩,一旦他们有了上进心教学相长,肯定会大器晚成。

【教学相长的故事及意思】相关文章:

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刻舟求剑成语故事及寓意03-18

附庸风雅是什么意思和故事典故03-22

朝令夕改的意思10-19

舞文弄墨的意思05-29

曲终人散的意思08-22

侧耳倾听的意思07-28

关于孝顺的意思09-30

嫦娥古诗的意思08-08

fighting什么意思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