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模型建构论文

时间:2022-07-03 15:39:59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模型建构论文

  当前中职教师的来源不以师范院校为主,因此,不少的教师在教学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不少教师在对教学质量问题进行归因时,都或多或少以外部因素来解释,如学生基础差、学生无求知欲,学生认知能力不足等。事实上,教师适应当前需求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严重缺乏的。因此,在激烈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环境、掌握技能教学的特点上都存在着能力上的不足。再次,中职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可以借鉴的经验。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教学是大势所趋,但是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如何开展整合却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在学科本位教学模式下,信息技术很可能变成又一个灌输工具,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成效不大。最后,从教学对象的特点看,中职学生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而教师本人则可能是“移民者”,教师不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沿用传统的方法手段,很难适应对象的成长环境与学习特点。综合所述,对中职教师而言,其信息化教学化能力的需求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媒体设计开发能力,二是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三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技能。但就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开展而言,则主要针对前两者而言。

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模型建构论文

  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模型建构

  显而易见,中职师资质量提高的应该从两个途径并行,一个途径是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这一条件目前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了人力资源的大国,并下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因此,中职教师在入口选拔上已经具备了较大的空间。如果各地适应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需求,适当提高教师待遇,则不难将优秀的人才吸纳进教师队伍。第二个途径是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这是着眼于大多数师资的长效措施。因为伴随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等变化,一方面,教师队伍的结构会失调,需要的专业教师人手少,需求不足的专业师资则可能剩余;另一方面,即使专业对口的教师随着时间推移也会面临着知识、技能、理念更新滞后,与行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再者,教师对中职教育特点的把握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和适当的科学的指导,过去在这一点上由于职业教育地位的影响,师资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师资队伍的新陈代谢严重不足。在职教师的培训涉及的面比较广,但仅以教学质量提高的角度看,当前提高中职教师的信息教学能力是重中之重,这是中职教育步入现代化的基石。从信息化教学能力考虑,及中职教师的教学实际,笔者构建以下的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模型(如图1),以供教师专业发展参考借鉴。

  在本模型中,围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形成,应该关注四个方面的提高。一是理念的更新,不更新教育理念,就会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有抵触心理。在传统中职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如果因循守旧,就认识不到职业教育的新形势、新阶段、新问题,就不会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没有理念先行,没有态度上的转变,即使开展教育技能培训也难收到良好的成效;二是专业教学技能的形成与提高,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不能以知识为本位,学科为本位,要以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目标。[2]因此,教学法上要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和相应技能的提高。要将动手做的比例提上去,将坐下听的比例减下来。这就得打破课堂中心的教学惯例。开展组织形式工、多种教学方式的技能教学。如果没有相应的教学技能,教师引导作用无从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也缺乏现实的基础;三是教学媒体设计开发能力,中职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动作技能的教学,比如,用视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操作规范的教学导入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是全世界的普遍经验。如果我们真实工作场景练习的条件创设不足时,就可以多采用视频录像教学。当然这种形式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看视频了事。实践证明,学生观看录像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这就要求都是采用小视频分段教学,否则,其效果也不能体现出来;二是对工作技能的虚拟现实,以驾驶技能为例,多种虚拟方式都可缩短学生形成实际操作能力的时间,而且相应的教学投入大幅度减少。但是教学媒体的设计开发确实不是单个教师所能完全胜任的,因此,也必须组建中职教学团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开发;可以采用专业教师+媒体设计师+教学设计师的开发架构;三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的拓展。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开发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多媒体手段是非常重在的方面;四是教学设计能力。我们知道,教学设计在我国的应用局限于学校正规教育。事实上,作为始作俑者的美国。其应用较早是在军队训练,后来是企业培训,现在更形成了绩效技术。对技能的训练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如何实现方案优化、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流程设计、如何评估成效等都有一整套不别于学校正规教育的方法体系。中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中职教学从根本上实现科学化、信息化、模块化就无法落实。

  在本模型中,围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几个关键内涵之间是一种动态关联状态,更新理念是起点也是终点,一种能力的形成可以作为另一种能力的基础,相互之间互为依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循环结构。

  基于模型的实践研究

  能力模型是基于实践的理论建构,是否符合实际还要在实践中检验。在笔者主要参与的课程整合培训中,笔者要培训设计上极力打破将整合培训当作电脑技术培训的旧模式,在理念更新上培训中我们尝试对国内外,特别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学特点进行总结,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供学员反思,并要求学员撰写学习博客,把想法说出来、强化认识结果,潜移默化。在专业教学技能上,我们提供较多的视频案例,现场分析,要求学员现场评点,以找准差距,发现不足。在媒体设计能力上我们提供丰富的工具箱,这些软件工具适应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学得会、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3]此外,开阔思路,从多种途径获取教学资源或进行合作开发。打消如果电脑不精通就做不了的思维定式,在专业内容上要知道怎么做(knowwhat),在媒体开发上要知道资源从何处而来(knowwhere),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特别突出了对资源库的利用及搜索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取消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路径,尝试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先进行设计尝试,在对设计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再引入教学设计的知识、方法、理论等。这样的模式学员领会就比较深刻,对理论的作用也有直接体验。以摆脱教学上的随意性、经验性,步入科学化、精致化阶段。按照这种培训与试练思路,在中职教师信息化设计教学大赛中,作为后发展地区和民族地区,笔者所指导学员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中也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在笔者近年来作为主要参与人员的中职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项目中,参训教师的调查反馈同样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证明了这一模型在实践应用中是具有指导作用的。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将不断对模型进行完善,以使其对我区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让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上针对自己的发展水平,找准起点,把握方向,以收到良好的成效。

  广西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综合试验区,在职业教育领域应该积极探索,而信息化无疑是我区中职教育快速缩短与发达在区差距的必由之路。信息化的杠杆作用在中职教育中,一方面,体现为丰富和更新了教学模式,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教学都可以较低的投入实现质量的较大提高;另一方面,体现为教师经由信息化的挑战和洗礼,成长为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当代教师,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得到增强、专业意识得到革新,教学能力也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具有更大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空间。这对从整体上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无疑更具有决定性。(本文作者:杨满福、熊小丽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