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变化课堂实录

时间:2022-07-02 06:35:05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声音的变化课堂实录

  声音会有哪些变化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声音的变化课堂实录,希望大家喜欢。

声音的变化课堂实录

  一、 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样乐器,想不想听听?出示大鼓。

  生:哇……

  师:都看过来了吗?(教师用眼睛巡视了一周,让所有学生的眼睛都看过来,做出准备用力敲的动作。)

  [评:这里的演示效果非常好,这一点可以从后面学生的行动和语言中得到证实。教师欲用力敲而不敲的动作是有一定含义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对于声音强弱的已有了解,以便找到后面活动的起点。这也是我们目前所提倡的基于学生的起点开始教学的一种实践。同时,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理念的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十分的注意。试想,如果老师一拿出来就敲了,哪里能够了解到学生关于声音强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生:(许多人很自然的捂起耳朵。)

  教师高举大鼓棒停留在那里:怎么都把耳朵捂起来了啊?

  生:会很响

  师:响是指什么?

  生:声音响

  师板书——声音响

  师:那我要是轻轻敲呢?

  生:声音会很轻

  师板书——声音轻

  师:我们科学上把声音响叫什么呢?——板书:声音强;

  那声音轻呢?

  生:声音弱

  师:还有同学想说的吗?

  生:会振动

  师:对啊,我们前面一节课学过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振动

  师:那要是我用力敲击大鼓振动会怎样呢?

  生:大

  师:说完整点?

  生:用力敲击大鼓振动大

  师:恩!——板书:大

  师:那要是轻轻敲击大鼓呢?

  生:轻轻敲击大鼓振动小

  师板书——小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师:我们班的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好那我们就来听听大鼓的声音!你认为大鼓发出的是强音,那你就迅速的站起来,当然不能让你的椅子发出声音了,要做到安静快速;当你认为听到的是弱音,你就坐到位置上不要动!

  (生马上调整自己的位置,有利于自己的站立,准备接受挑战。)

  教师敲击大鼓发出强弱不同的音,学生听辨。

  [评:这个活动的设计很有创新。一是符合学生好动的天性;二是要求学生的回答不用语言表示而是采用动作来表示,学生很感兴趣。同时,这里的效果也比用语言表示要好得多。这一点从课堂的实际情况就得到了很好的证实。]

  师:恩,看来听辨大鼓声音的强弱是没有问题的。那我们怎么判断,大鼓振动的大小?而且要让全班的同学都能看见?

  [评:这是观察技术的一种引导,也是研究方法的一种启示。即对于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或是难以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借助其他工具或物体把现象放大以利于观察。同时,这样的引导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的,这也能从后面的交流中得到证实。]

  生:用一些小物体放在鼓上面,敲击大鼓就能看见了!

  生:借助其他物体。

  师:这也是一种观察振动的好方法!老师这里有一个穿了一根绳子的乒乓球,想想要怎么做呢?

  生:把乒乓球挂在大鼓上,然后敲击大鼓?

  师:这样可以吗?你来试试看?

  生操作,用不同力度去敲击。其他学生发出一片感叹,哇!…..

  生:看见了!看见了!……

  师:明显吗?

  生:明显。

  师:恩,大鼓发出强音的时候,振动?

  生:大

  师:大鼓发出弱音的时候?

  生:振动小!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发现,跟同学们的猜测是一样的。大鼓振动大发出的声音强;大鼓振动小发出的声音弱。这振动的大小,我们科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什么呢? ——板书:振动幅度

  [评:这里教师稍微急了一些,可以请学生来作个活动研究的小结。因为通过前面设计的活动,学生是完全有这个能力的。]

  生:振动幅度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大鼓发出声音振动幅度大,声音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那其他物体是不是也是怎样呢?

  [评:这里有一个探讨的问题。如上所问,是能比较快速的通过引导进入下一个活动的研究。但个人仍觉得这里有一点缺失。就是没有较好引导学生认识到下一个活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为什么要研究更多的、不同的物体是不是也是振动大声音强?]

  生:是

  生:有的是,有的不是。

  生:不一定……..

  师: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要通过实验来证明,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板书:橡皮筋、尺子、小鼓

  师:猜测一下这些物体是不是也跟大鼓一样呢?

  生:是/不是….

  师:我们先来看看实验记录单,这记录单上有三个实验,第一个是橡皮筋实验,“用力拨”、“轻轻拨”的时候,他们的振动怎么样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可以是用来写或者画出来;还要仔细听辨发出声音的强弱,是咋样的?也记录下来。

  师:这就是橡皮筋拨动让橡皮筋发出声音。当然要根据实验要求来做,先是“用力拨”,要注意什么?

  生:不能太用力了!

  师:为什么?

  生:太用力了,容易断掉!

  师:恩,是的!第二个是探究尺子实验。这就是尺子,老师要请同学帮忙一下,好,就你们第十组,请一位实验员和两位观察员上来。首先,把尺子平放在桌子上,再压上一本书,请这位实验员用双手紧按在书上不能让尺子动,请两位观察员下蹲,让眼睛与尺子?

  生:与尺子平视!

  师:为什么要平视?

  生:因为这样更能观察尺子的振动!

  师:恩,好!现在我用大拇指慢慢慢的向下压,然后迅速放开,让尺子发出声音!当然,我们也要按照实验要求来做,先是“用力弹”再“轻轻弹”,再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师:当然,尺子在“用力弹”的时候也要注意什么?

  生:也不能太用了!这样尺子会坏掉!

  [评:这里的指导很到位。因为在活动中要求学生用力拨橡皮筋,假如不作提示的话学生容易用力过度而弄断皮筋;其次,拨动尺子的活动从操作要求上讲更是有难度。虽然学生可能已经明确了操作的要求,但实际操作中还是难以达到。要么是拨动是尺子敲击桌子,要么是用力拨时尺子的另一端容易翘起。当然,指导得这么细致,也是考虑到临时借班上课的实际,如果前一课“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是我们自己上的话,那么这里可能教师的引导语可能就可以更少些、简洁些。]

  师:恩!这是小鼓,要敲击哪里?

  生:敲击中心位置!

  师:我们也是一样不能太用力,按照实验要求“用力敲”“轻轻敲”做,当然,观察员要想办法观察到小鼓的振动!然后大家根据这三个实验的现象,把你们小组的发现记录在下面的框框中。

  师:这里有三个实验,所以我们先一个个来,先做橡皮筋再尺子,等一下材料员先领这两样材料,小鼓什么时候领呢?老师等下会观察,哪个组在做实验的时候最安静、认真、仔细,那个组把原来的材料拿回来,领取小鼓继续下面的实验。

  学生领材料实验。教师巡视观察指导。

  [评:这里三个实验的层次要求也是有一定目的的。假如三个实验一起做的话,橡皮筋和尺子的实验就基本上是无法开展,因为小鼓发出的声音太响了。这样的处理,能让学生在做橡皮筋和尺子的实验时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于观察到相应的实验现象。同时,把学生可能更感兴趣的小鼓实验放到最后,也能有效的推动前面两个实验的研究要求的达成。]

  师:恩,我们班的同学真是棒,实验做好了,马上把桌子上的材料收拾好放回原处,而且,坐的很端正的在等其他没有做好实验的小组。好,哪个小组想把你们的发现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恩,第十小组,你们来!

  生:我们在用力拨橡皮筋的时候,发现橡皮筋振动幅度大,声音是强的;在轻轻拨橡皮筋的时候,发现橡皮筋振动幅度小,声音是轻的。我们在用力弹尺子的时候,发现尺子的震动幅度大,轻轻弹的时候,尺子的振动幅度小;我们用力敲小鼓的时候,发现小鼓的振动幅度大,轻轻敲小鼓的时候,振动幅度小。我们小组发现,声音的强弱是跟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师:恩,你们小组汇报的很详细?其他小组还有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吗?

  [评:这里老师语言中的“分享”一词用得非常好。当前,我们的课堂中,经常表现出的是这样一种现象,研究后进入研讨环节,老师也是让学生来汇报、交流,但往往是一个学生(或一个小组)汇报完了,尤其是当这个学生(或这个小组)汇报的是正确的(符合结论的),老师们就心安理得的,甚至是心满意足的问一句“还有不同意见吗?”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得出了实验的结论。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区。探究后的研讨它不应该只是这样的一个目的,它应该拥有更多的内涵。“分享”一词,就是我们对这种思考的探索。我们认为,这是另一种理念的体现,更是对探究后研讨的一种较为准确的把握:不是为了仅仅获得解释和得出结论,还是为了和大家分享。分享我们的研究、我们的想法和我们的各种体验。这样的处理,从后面的活动进程中可以得到非常好的诠释,并也促成了一个课堂亮点的生成。]

  师:恩,好!你们第一小组来!

  生:我们在用力拨橡皮筋的时候,是这样的?

  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橡皮筋在振动的样子,我们小组是用来画的 !

  [评:由于当时没有把学生的记录单拿到,所以不能很好的展现这一课堂亮点。前面的小组采用的是文字记录的方式记录三种物体发声时振动的情况,而后一小组采用的是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而且非常地形象。两种不同的记录方式,展现的是课堂上教师允许,并且提倡学生用自己擅长地、喜欢地方式记录实验研究中的发现这一理念。同时,不同的记录却指向相同的解释和结论,也是一种更有效力的证据。]

  师:这样表达大家看的懂吗?

  生:看的懂!

  师:这样用画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行不行?

  生:行!

  生:我们在用力拨橡皮筋的时候,发现橡皮筋振动幅度大,声音是强的;在轻轻拨橡皮筋的时候,发现橡皮筋振动幅度小,声音是轻的。我们在用力弹尺子的时候,发现尺子的震动幅度大,轻轻弹的时候,尺子的振动幅度小;我们在小鼓上面放上了一个笔套,用力敲小鼓的时候,发现小鼓的振动幅度大,轻轻敲小鼓的时候,振动幅度小。我们小组发现,声音的强弱是跟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师:恩,你们小组也很棒,我们确实可以用画或者写的方式,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虽然用不同的方式,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声音的强弱跟振动幅度大小有关)

  三、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师:我们知道了,发出声音的物体振动幅度大,声音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那声音除了有强弱变化之外,还有什么变化呢?

  生:……….

  师:这是一根口琴,它发出的声音很轻,所以,我们要更加安静的听?

  [评:教师课堂的驾驭有一定的水平,很简单的一句话,起到的效果对于课堂的研究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青年教师往往很缺乏的一些关于细节的处理策略之一。]

  师吹口琴从“1”到高音的“1”,力度越来越强!

  师:这口琴的声音是怎么变化的?

  生:越来越强!

  师还是吹口琴从“1”到高音的“1”用的力度一样!

  生:声音不同!

  生:越来越高…

  [评:这里吹同一个音,展示的是音强音弱的不同;吹不同的音,展示的是声音高低的不同。这样的处理,既很好地完成了探究活动深入的转承;更是为了解决学生容易产生的“声音高就是声音强,声音低就是声音弱”的这一迷思概念。这在我们的试教中和学生调查中都得到过证实。而通过这样的处理,从课堂实施中可以看出效果是不错的,学生是能够分清强弱与高低的区别的。从这一点散发出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些认识:许多时间学生糊涂了,是由于教师先糊涂了的缘故。因此,我们在教学预设时,在课堂实施中,一定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唯有这样,我们的引导、指导才真正符合学生的实际!]

  师:声音是不同的,它有高低之分!——板书:声音高、声音低

  师:那我们来听一听这口琴的声音,请全体起立,当你听到认为是高音的话,那请你把双手举过头顶。当你听到认为是低音的话,那请你安静的坐下,当然,一样不能让椅子发出声音,还有其他的声音也一样!

  师用口琴吹低音、高音、“1”到高音“1”、高音“1” 到“1”,学生听辨做相应的动作!

  [评:这样的创新形式,在课堂中得到了再一次的“赞赏”,效果非常得好,而且效率也很高。]

  师: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的厉害,看来口琴是难不倒大家了。我们再来听听难一点的,尺子的声音!这是尺子,只是跟刚才不同的是这尺子上有两条横线,我让尺子发出两个音,同学们仔细听辨一下哪个声音高,哪个声音低?我先用距离短的,用书用力按住,跟刚才一样的方法,让尺子发出声音!

  教师拨动短距离的尺子。

  师:这是第一个声音!我再用长的这段距离,再让尺子发出声音!

  教师拨动长距离的尺子。

  师:这是第二个声音。

  生:第一个声音高!

  生:尺子短的时候声音高,尺子长的时候声音低!

  生:第一个声音高,第二个声音低。

  师:同学们真厉害,确实是这样的,尺子伸出桌面距离短的时候声音高,尺子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声音低。

  师:我们班的同学们真的是太厉害了,好!大家再仔细听两个音。

  教师在讲台后面拨动,二弦琴。让二弦琴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音。

  生:第一个声音高,第二个声音低。

  生:我跟他的意见一样。

  生:我听见的也是这样!

  [评:听辨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像尺子、简单的两根琴弦发出的声音。因此,此处的演示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为了降低学生听辨声音高低的难度。毕竟这主要是音乐课的任务而不是科学课的任务。]

  师竖着大拇指:真厉害!确实是这样,大家看一下这就是二弦琴,用食指让在琴弦上,向外或者向内拨动琴弦,让二弦琴发出声音。(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师:声音的高低,对我们42班的同学看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真厉害!前面我们研究了,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幅度大小有关的,那声音的高低又是跟什么有关呢?

  生:……

  师:我们还是要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我们就用这尺子和二弦琴来做实验,我们一起来看下实验记录单。第一个实验,用长短距离不同的尺子进行弹拨尺子,仔细倾听声音的高低,再仔细观察尺子的振动的变化?第二个实验,拨动二弦琴的两根琴弦,仔细倾听声音的高低,再仔细观察琴弦的振动的变化?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再根据实验现象,小组讨论得出你们的发现!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弹拨尺子的时候,要让尺子的振动幅度大小差不多,比方说短的尺子真的幅度这么点大(教师演示),那么长的尺子振动的幅度也要这么点大;二弦琴也一样,拨动两根弦的时候,让两根线振动的幅度差不多大。

  [评:通过教师的提醒,润物细无声地向学生传递着实验研究中需要控制一定的条件才能有效地开展。]

  学生领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第5小组的同学在做实验的时候,很认真仔细而且很安静!

  师:第10小组同学,做的真快,而且整个小组的同学实验好了,坐的很端正的在等其它组的同学完成实验!习惯真好!

  师:恩,现在都做好了,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下,你的实验结果?

  师:好,第9小组的同学你们先来?

  生:尺子短的时候,声音高,振动慢;尺子长的时候,声音低,振动快;二弦琴细的弦,声音高,振动快,二弦琴粗的时候,声音低,振动慢!我们小组发现,声音的高低跟振动快慢有关!

  师:有其它发现吗?

  ……

  [评:这里的突发事件(课堂上突然停滞了好一会儿),是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的。从课堂上老师的稍显无措的行为就可以了解到:其间有一两个较为角落的同学举手而没有注意到,可能是因为学生发现老师不抽他们是他们错了,接着说放下手了。最后,又是在老师的一再追问下,才有一个同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生:我们组发现,尺子短声音高,振动快;尺子长声音高,振动慢!

  师:哦,有不同意见了!那老师了解一下,跟第九小组一样的请举手!跟刚才第一小组一样的举手!

  生:举手

  师:跟第九小组一样的3个小组,跟第一组一样的6个组,现在我们的意见有分歧了,那要怎么样呢?

  生:继续做实验!

  师:(看了一下时间)可是现在时间不够了,我们来看一下这里,这就是你们刚才的尺子,短的时候声音怎么样?振动的怎么样?长的时候呢?

  教师演示尺子的长短的实验!

  [评:虽然马上就要下课了。老师还是很有科学精神地征求学生的意见“要怎么办?”而且还进行了集体的验证活动。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此这是在赛课。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老师关注更多的还是学生,还是科学!这是一种我们作为教师所需要的科学素养。]

  生:尺子短声音高,振动快;尺子长、声音低,振动慢。

  师:同意刚才第九小组的发现吗?(声音高振动快、声音低振动慢)

  生:同意~!

  师:还有其他发现吗?

  师:好!第七小组请上来!

  生:我们小组发现,声音的高低,跟长短、粗细有关?尺子长,声音低;尺子短,声音高;琴弦细,声音高;琴弦粗,声音低。

  生:我们小组认为跟长短都没有关系!琴弦就是一样长的!

  生:跟粗细也没有关系,尺子是同一把尺子,粗细是一样的!

  师:那声音的高低到底跟什么有关呢?

  生:应该是跟振动的快慢有关,因为尺子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二弦琴也是这样。

  [评:这里的探讨非常有深度。声音的高低与尺子的长短有关,与琴弦的粗细有关,只是一种现象。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才是我们科学研究的指向。通过这里的研讨,学生们的认识才真正开始指向了影响声音高低变化的真正原因。]

  师:恩说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说一遍!

  生: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物体发出声音振动幅度大、声音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物体发出的声音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