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的海》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22-07-01 20:11:05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烟台的海》课堂教学实录

  导语:课文《烟台的海》,描写了烟台的海由于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景观。第四节中,作者描绘了烟台的海夏日的浪漫。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烟台的海》课堂教学实录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烟台的海》课堂教学实录

  【初读激趣】:

  师:这一段写得太美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录音,好不好?

  师:听了录音,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很想放开喉咙高声朗读,你们想读吗?如果读一遍感觉不过瘾,你还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直到读得尽兴为止,好不好?

  【感悟】:阅读是理解的平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是理解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理解的方法和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充分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来感知课文,为学生感悟文本做好认知准备。通过阅读,学生对文本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具备了感悟的条件。

  【再读感知】:

  师:读了这一部分,我们领略了冬天烟台的海特有的景观,你想抒发心中的感慨吗?

  生:读到这里,我想高呼:“烟台的海,你真雄壮啊!”

  生:我想说:“烟台的海,真是‘气势磅礴’啊!”

  生:我想说:“烟台的海,波澜壮阔,气势雄伟,真是天下奇观啊!”

  生:虽然是冬天,烟台的海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确实是非常独特的景观!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感悟】:感受是文本的表象。阅读的目的是理解和感悟,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感悟的过程。通过阅读,把握文本内容,又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根据文本的描述再现具体的形象。感受的程度——表象的准确性、形象性、具体性,直接依赖于学生的阅读感受。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烟台的海的磅礴气势,正是他们对文本的整体感知的成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表象的形成,这是学生对文本的初步认识,是一个具体化的思维过程,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奠定了基础。

  【三读理解】:

  师:是啊,严冬腊月,天寒地冻,烟台的海却如此雄伟壮观,怎能不让人激动?谁愿意声情并茂地朗读一下?

  (出示投影,指名朗读)

  生读“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师:读得真好!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有感情?

  生:在朗读时,我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那惊涛拍岸的情景,并特别注意哪些描写海浪汹涌的重点词语。

  师:说得真好,要想把文章的感情读出来,既要一边读一边想,又要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特别是要读好关键词。咱们都来试试,好不好?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个字最能表现出海浪汹涌、气势磅礴?

  生:我认为“涌”字最能反映。

  生:老师,我认为“扑”字最能表现出海浪的汹涌,而“涌”字并不能。

  师:为什么?

  生:我感觉“扑”很有气势,而“涌”字只能让人感到海浪不断向前翻滚。

  师:你讲得很有道理,能给“扑”字找个近义词吗?

  生:“扑”的近义词是“拍”。

  师:那么,这里能把“扑”字换成“拍”字吗?

  生:能,因为它们是近义词。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我感觉“拍”没有“扑”那么有气势。

  师:让我们来请教一下“不说话的老师”,看看它是怎么说的。

  (学生,比较“扑”和“拍”的意思。)

  生:“拍”的意思是用手掌或轻薄的东西轻轻地打;“扑”的意思是身体猛力向前冲,伏在人或物体上。

  师:说得不错,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拍”:老师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坐下。“扑”:守门员飞身跃起,稳稳地扑住了飞驰而来的足球,好险啊!

  师:同学们看懂了吗?“拍”和“扑”虽然是近义词,但有很大的区别。它们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生:“拍”没有“扑”的力度大。

  生:“拍”也没有“扑”的速度快。

  师:对阿,“拍”和“扑”力度不同,速度也不相同。那么,这里的“扑”能换成“拍”吗?

  生:(齐)不能!

  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认识吗?

  生:“拍”不能形象地表现出海浪巨大的力量,因为最后一小句“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的石凳掀到马路中央。”告诉我们海浪的力量非常大。

  生:不能换。因为前面写的是“小山似的涌浪”,说明浪很高,只有用“扑”字才能形象地表现出那种“凌空下击”的“磅礴气势”。

  生:只有用“扑”字才能表现海浪像怒狮一样凶猛。突出海浪速度快、力量大。

  生:只有“扑”向堤岸的海浪才能“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生:如果用“拍”字则显得烟台的海很温柔,与课文中所描绘的“波澜壮阔”的场景相矛盾。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作者遣词造句非常精当,一个“扑”字形象地表现出了海浪来势猛、波浪高、速度快、力量大等特点。所以,我们可不能小看这一“扑”啊!

  【感悟】:理解是人、本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重视搭建对话的平台,营造对话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人、本对话。围绕“扑”和“拍”的比较,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体验、理解、朗读体会等方面进行感悟交流,进行“人——人”、“人——本”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理解“扑”字的准确性,感知烟台的海的磅礴气势,从而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四读欣赏】:

  师:让我们再一次来朗读这一段课文,边读边想象冬天烟台的海的磅礴的气势,看看作者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

  生:我认为作者“气势汹汹”这个词语用得好,写出了寒流袭来时的速度之快,威力之猛。

  生:我认为“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这一句写得非常传神,形象地写出了海浪扑向堤岸的形态、速度、声响。

  生:我很欣赏文章最后一句中“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在作者和游客的眼里,烟台的海虽然波浪滔天,汹涌澎湃,但并不可怕,而是那么壮观,是那么靓丽。表达了作者对烟台的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感悟】:欣赏是感知的内化。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便是消化、吸收文本,亦即内化文本,不仅欣赏文本的语言,而且要欣赏作者的创作。阅读欣赏便是基于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审美性的阅读。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感悟、交流来展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的认识,不再是拘泥于文本的字词句,而是立足于对文本的创作的审美层面上进行的探究。通过欣赏进一步感悟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构思美、创作美。

  【五读鉴赏】:

  师:是的,作者通过传神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烟台的海冬天的壮观景象,你能不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呢?对这一段的描写你还有其它看法吗?(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认为作者之所以写得生动传神,是因为他仔细观察。

  生:我认为作者在观察过程中是用心在观察,运用了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生:我认为这一段之所以传神,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因为作者在写作时包含着对烟台的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来写作的。

  生;这一段确实写得很好。不过我认为作者只写出了海浪的形状和声音,如果能写出浪花拍岸的颜色美就更好了。

  【感悟】:评价是感悟的标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评价——阅读鉴赏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评价文本的语言美、手法新、构思巧的优点,也要基于个人的认识进行超越文本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升华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可以通过评价来检测学生的感悟成果,交流学生的独特感受,内化写作方法,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如果说阅读是一项思维工程,那么,评价则是检验阅读效果的标尺。

  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扣住“读”这根红线,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欣赏,在阅读中鉴赏,要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课文。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言:“应该带学生在文章里走个来回。”即: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既要走得进去,又要走得出来。

【《烟台的海》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烟台的海》课堂实录07-02

《烟台的海》优秀课堂实录07-02

《烟台的海》课堂实录精选片段07-02

关于《烟台的海》课堂实录2(片断)07-02

烟台的海评课07-03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04-04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08-16

关于烟台的海教学后记07-03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09-15

《赵州桥》的课堂教学实录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