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之歌获奖教学实录

时间:2022-07-01 15:59:36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浪之歌获奖教学实录

  教师想要进行更好的教学需要进行借鉴,那么关于浪之歌的教学实录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浪之歌获奖教学实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浪之歌获奖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上课前,我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去过海边的同学请举下手。哦!还有这么多没有去过的同学,我也没有去过。那么我们先看一个大海的风光片,请大家欣赏一下。同学们,请仔细看。

  (学生们看多媒体,很投入的样子)

  师:大家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呢?我想请去过海边的同学谈一下。

  师:你刚才举手去过海边是吧?

  生:嗯

  师:那你起来谈一下。

  生:大海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美,很宽阔,我想去游泳。 师:嗯。我想再请一个没有去过海边的同学谈一下你的感受。

  生:大海很宽阔,给人感觉很大,胸怀很大,让人在大海里想自由地游泳。

  师:(笑)都提到了游泳。刚才两位同学都突出了一点,那就是大海的广阔无边,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惊涛拍岸,最使人不能忘怀的是那起伏的波浪。在诗人的笔下,海浪是怎样的风情万种呢?潮起潮落,都是动人的诗,都是美丽的话。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纪伯伦的《浪之歌》。我先给大家朗读一下,大家听一下,听的时候我有要求。 (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示问题)

  1。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特别注意划线的句子。

  2。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下面我领同学们读,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感受文中的描写,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主要是写什么的。

  (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诵了一下整首诗,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同时标记下生僻字。老师的朗诵博得满堂喝彩。)

  师:上完这节课后,相信大家同样会朗诵得很精彩。那么听完范读之后,大家喜欢文中的大海吗?为什么?

  生:喜欢。文中的大海有灵性,有特点,作者把自己的内心所向融入到大海之中。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1:同意。作者把海浪拟人化,海浪就像自己的情人一样亲近。

  生2:海浪很可爱,有活力,作者把海浪写活了。

  师:这几位同学有个共同的意见,那就是(齐声说)把海浪写活了,是海浪有了人类的灵性和个性。下面同学们自己朗读一下课文,第一遍的时候读什么?

  生:(齐声说)字词。

  师:好,同学们自己朗读一下,把声音放开。 (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 (学生齐读,声音洪亮。

  师:大家觉得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有的同学把个别字读错了。那是生性执拗。来,把这一节重新读一下。 (生重读该节,纠正读音)

  师:刚才同学们觉得自己读得很好,那是因为没有读错别字,读得也很整齐。大家在真正品味之后,读得会更好。下面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揣摩一下文中到底有多么优美,多么浪漫的思想感情。先看一下书上的阅读提示。问题是:

  1。 哪些句子和词语表现了海浪的个性,表现了海浪什么个性,在书中划出来。

  2。 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来朗读?1—4节用什么样的语气?5—7节用什么样的语气?那些词语应该重读,那些词语应该轻读?

  下面我们来分一下组。这一大组负责第一小题,这一大组负责第二小题。请大家讨论一下,大家一边讨论,一边朗读,一边揣摩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积极地讨论,老师走下讲台辅导同学们讨论。)

  师: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哪些句子和词语表现了海浪的个性,表现了海浪什么个性。文章从一开始就写到,海浪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

  (板书)那么哪些地方写了海浪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

  生:第三节,表达了作者对爱的激烈的感情。

  师:她说是第三节,大家同意么?

  生:(齐答)同意。

  师:但是这位同学读出那种激烈的感情了吗?

  生:没有。

  师:好,有请这位同学重新读一下这段。

  (该生重读。师又重新找位同学读了一下该节)

  师:读的还可以,就是有点飘。还有哪些表现了海浪的个性?

  生:整个第五节都表现了海浪的个性。最后两句表现了海浪的善良,最后一句表现了海浪的慷慨。

  师:大家觉得他回答得怎么样啊?

  生:很好。

  师:还有补充的没有?

  生1:“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他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这句还表现了海浪的活泼,有灵性,给人一种有生气,很可爱的感觉。

  生2:还有海浪生性随和,能和周围的人融洽相处。

  生3:“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表现了海浪的多情,是对世界万物充满了感情,是个很可爱的小女生的形象。

  生4:第六节表现了海浪对爱的执着。

  师:为什么呢?

  生4:因为这段写“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可是我在恋爱呀,而爱情的脾气是不喜欢睡眠的。”虽然它被爱所困,但是相信爱会到来,最终会回到海的身边去。

  师:回答得怎么样?

  生:非常好。

  师:(板书)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表现了海浪的活泼、热烈、执着、善良、慷慨??

  第六节

  大家分析得很透彻,那就请这位同学朗读一下第六节。 (该生朗读第六节)

  师:很多同学都在分析第五节,那第五节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使用了排比。 师:怎么读排比句呢? 生:一浪接一浪。

  师: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一节。

  (一学生朗诵了一下该小节)

  师:大家觉得他哪些地方处理得好,哪些地方还欠缺,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

  生:我觉得第一句应该用欢快的语句。 师:那么你来读一下。

  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来朗读?1—4节用什么样的语气?5—7节用什么样的语气?那些词语应该重读,那些词语应该轻读?来,请这一大组的同学回答一下。

  师生共同回答:用比较浪漫、温馨、柔美、甜蜜的语气来读。

  师:1—4和5—7在处理的时候一样吗?

  生:不一样。1—4描写的是海浪浪漫的爱情和温馨的生活,应该用温馨甜蜜的语气来读。

  师:1—4节是倾诉爱情的,文中写的很浪漫,虽然很执着,但很柔美。那么5—7节呢?

  生:5—7节应该用一种很优美恬静的语气去读。

  师:第五段是排比段,在第五段中,表现的是海浪活泼、善良、慷慨,它该是全诗的感情高潮,读的时候应该有激情。好,我们来分一下组,这一大组推荐一个同学读1—2段,这一大组推荐一个同学读3—5段,这一大组推荐一个同学读最后两段。大家讨论一下推荐哪位同学。

  (讨论完毕后,三位同学开始朗读)

  师:她们读的很好。因为她们理解文中海浪的形象,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海浪,使其具有少女的特色。我们再来看一下课前阅读提示,问一下,同学们,作者是在单纯地写景么?

  生:不是。

  师:中国著名的诗人徐志摩在读完这首诗后说:“从这首散文诗中,作者描写的浪花形象,不由的想起了自己。”为什么呢?这首散文诗到底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请大家自由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抓紧时间。 (学生们自由讨论)

  师:这首散文诗写得很独特,那么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请同学们回答一下。

  生:表达了对理想、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爱情的执着。 师:有没有需要补充?

  生:对朋友和所有的人都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情。 师:从那可以看出来呢?

  生:从“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可以看出。 师:还有什么补充的?

  生1:这首诗作者表达了热烈的感情,希望所有的人都拥有善良的情感,这样才能拥有和谐的世界。

  生2:对爱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执着执拗。 师:还有没有?

  生1:在遇到挫折,不好的事情,心情不好时,都应该怀有童心。1—4节写的是对海浪的爱升华到5—6对万物的爱,是感情的一种上升、升华。 生2:不要被某种特殊的感情冲昏头脑。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下面大家听一下我的理解,当然我的理解仅供大家参考。稳重的海浪可爱、活泼、执拗、善良、慷慨,正印证了作者的感情。海浪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它的世界洋溢着激情,充满了对生活的激情,对万物的爱。文中的海浪正是对真实生活的写照。大家听懂了么?好,下面我们来配乐诗朗诵。第1节女生来读,用一种柔美的语调;第2、3、4节李倩然同学读,这是一种执着和热烈;第5节高潮部分,排比句,有节奏,有气势,有激情,男同学来读;最后两段全体同学来读,表现的是海浪冷静的思考。

  (同学们分角色配乐朗读诗歌。)

  师:这一遍读和第一遍有什么不同?那一次的更好?

  生:第二次更好。因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都提升了。

  师:有没有那个地方读得不够好?

  生:第5节节奏感不够强烈。

  师:大家齐声把第5节重读一下。 (生齐读第五节)

  师:今天在这优美的《浪之歌》中,我们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浪漫之旅,我们的耳边似乎还回荡着阵阵涛声,海风徐来,让我们在这喧嚣的城市里永远拥有一颗透明的诗心,用我们的笔来描绘一下生活的美好。好,布置一下作业。 1。 有感情的朗读一下课文,同学们交流一下朗读情况。

  2。 自读其他诗文,模仿作者的写法,在描写中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起立!老师再见!

【浪之歌获奖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长江之歌》的课堂教学实录07-04

《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07-04

长江之歌的课堂教学实录07-04

《杨树之歌》课堂教学实录范文07-04

《浪娃娃》课堂实录范本07-02

有关《浪娃娃》课堂实录07-02

雨之歌课堂实录07-02

《长江之歌》课堂实录07-02

唱响自信之歌课堂实录07-02

春获奖课堂实录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