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需要励志的故事

时间:2020-12-18 10:41:20 职场励志 我要投稿

职场需要励志的故事

  传统西方经济学认为,人是一种经济动物,具有利己本性。中国亦有古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然而,近代西方也确实出现过"利他主义倾向",据说还相当受欢迎。美国西点军校甚至把雷锋作为学员学习的楷模之一。

职场需要励志的故事

  "利己"还是"利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解决了"如何调动各个层面干部员工的积极性"这个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想这也许就是高贤峰撰写的《新主人翁精神》一书,提出"岗位股份制公司"理论的初衷吧。

  中国人寿总公司在前几年提出的"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企业文化理念,其实已从侧面回答了"利己利人"这个貌似深奥的哲学问题:没有必要把"利己"和"利人"完全隔离开来,只有两相结合,其威力才会无穷大。中国有哲学观点认为,人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以职业生涯为例,你在为企业(或机构)创造价值的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获得了某种形式的回报;而自己综合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会助推企业(或机构)的发展。所以说,你究竟是为自己工作,还是为企业工作,这个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已显得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方法论问题--你如何才能更好地工作。

  于是,我想到《新主人翁精神》的作者,是不是还想表达另一个意图--"职场需要励志故事"。该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小D,从一个稚嫩青年,依靠自身努力和他的几位上司、辅导老师的相助,一步一步成长为公司某重要岗位负责人。小D的成长经历其实是众多职业生涯成功者的缩影,折射出"平凡中彰显的不平凡"。概括地讲,小D获得职业生涯初步意义上成功的深层次原因,可归纳为三点:勤于、善于、乐于。

  勤于思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对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因为要想发现问题,需要有敏锐的思维视角和专业知识的沉淀。我们身边有一些从校园进入工作岗位的员工,也许是在"象牙塔"里待的时间偏长了,把实际工作过于理想化了,他们一旦发现问题,第一直觉不是去想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怨天尤人,殊不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公司,正因为有问题存在,才给了员工施展才干的机会。

  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小D棋高一筹的体现。其实,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很多人都能看到问题,但是,真正愿意而且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并不多。小D的知识结构和阅历,有时也让他在问题或困惑面前束手无策,但他勤于思考,善于学习。他向资深的专业导师学习,向有经验的同事们学习。在汲取众人智慧的基础上,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乐于将方案拿到实践中去验证。我见到身边有这样的人,他们凭借直觉和经验,看到了问题,同时也能想出解决问题的草案,但是,却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只说不练",问题绕了一大圈,最后又回到起点。小D则不同,他看到了问题,提出了方案,最重要的是,他不怕试错,不畏讥讽,勇于担当创新实践可能带来的风险。

  读书,关键还是要获得共鸣。

  去年3月,我参加了由苏州保监分局组织的认证考试,获得保险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刚开始,我对自己在交流期间的定位还不是很清楚。由于初来乍到,对很多问题都有兴趣,对什么事情都想关注一下。如此面面俱到,反而显得重点不突出,业绩不明显。对照了一下小D,学以致用,我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两个方面。

  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我的工作分工是协助个险渠道。仔细考虑后,我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参与个险销售渠道建设上。思考个险渠道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付诸实施。像书中的小D那样,思考问题,提出方案,尽最大努力解决问题。

  以主人翁姿态热心"跨界"工作。我对"跨界"的理解就是本职工作以外的事。虽然是"协助",但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客户投诉,以及银保、团险渠道需要提供一些销售支持,综合管理部需写作辅导等等。其实,参与分内以外的工作并没有坏处,相反只会让我们对公司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更有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总之,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视野有多大,他的舞台就有多大。

【职场需要励志的故事】相关文章:

职场励志故事06-19

职场能力的励志故事11-11

屡败屡战的职场励志故事01-12

精选职场励志的故事06-21

职场励志短小故事12-11

断箭职场励志故事12-22

人在职场的励志故事08-05

职场励志故事的名言集锦11-07

职场正能量励志故事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