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您注意这三点了吗?

时间:2022-07-11 15:45:35 婚姻家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庭教育,您注意这三点了吗?

一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

家庭教育,您注意这三点了吗?

时常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任性、爱哭、胆小怕事、意志薄弱,有些还挑食偏食,长得不是太胖就是太瘦等等。其实这些现象同家长本身及家教有关。

当前,独生子女相当普遍。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极为宠爱,加上有些家长自身素质问题,对孩子的教育要么无所适从随波逐流,要么一窍不通不闻不问,纯粹凭自己的喜好去对待。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孩子在独立性和纪律性方面的教育与训练极为缺乏。而儿童时期恰是良好习惯和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一旦放纵自流,错过机会,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一些心理和生理专家建议,应该对孩子施加必要的“劣性刺激”,让孩子在令人不快或不舒服的外界刺激下得到适当的磨练,以提高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面就谈谈四种常用的“劣性刺激”。

1、让孩子体验饥饿。造成孩子偏食挑食和食欲差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下零食不离手,想吃啥就有啥,感受不到饥饿的滋味,吃饭时就没胃口。俗话说:“欲求小儿安,应忍三分饥与寒。”孩子有了饥饿的体验,自然就会“饥不择食”了。所以,适度的饥饿是改变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最好办法。

2、让孩子尝到劳累的感觉。孩子之所以好逸恶劳没有责任心,对父母的辛勤劳作无动于衷,与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车接车送,不参加体育锻炼,与从来没劳累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父母对孩子不要过分呵护,应该鼓励和督促孩子干一定的家务劳动和参加各种有益活动,自己事自己做,不要什么都让家长去包办。

3、让孩子经受困难与挫折。孩子意志薄弱,与他们生活在父母营造的 “温室”里总是一帆风顺有关。由于家长为孩子把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孩子就会什么事都去找家长,一旦离开父母,他们就会变得“不堪一击”。有远见的父母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设置一些须经过努力才能克服的困难和挫折,并给他以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的勇气和方法。

4、让孩子挨点批评。孩子固执、好发脾气,是因为一直处在父母的掌声中,听惯了“甜言蜜语”,以至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适度的批评。而对那些学习拔尖,容易骄傲的孩子,在表扬和鼓励的同时更应不失时机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让他们体会到失败和受批评的滋味,化阻力和动力。

二善待孩子的兴趣

朋友的孩子刚上二年级,对绘画特有兴趣,画得如痴如醉,每次学校举办画展也都有他的作品。美术老师时常表扬,说这孩子想象力不错,用笔用色都很大胆。朋友听了,不免高兴,于是天天关注着孩子的发展。过了两个月,再碰见朋友时,朋友却忧心忡忡向我诉苦:孩子不知怎么了,现在却害怕画画了。

原来两个月前朋友替孩子报了美术培训班了。执教老师要求严格,训练更是环环相扣。孩子不但学得手忙脚乱,而且暴露了许多“缺点”。朋友就三番五次地督促,甚至陪着孩子画,恨不得孩子马上变成画家。可是,半个月下来孩子画起画来不在再象以往那样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了,反而变得犹豫不决,迟疑不定,有时还焦虑不安,干脆找借口不画了。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家庭教育中依然存在“拔苗助长”的误区,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抑制了孩子天性的正常发挥。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一旦发现孩子有某种兴趣就紧抓不放,而社会上的某些培训班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以求在短期内获得一些表面效果,讨得这些家长的喜欢与承认,往往有意无意造成教学模式的“成人化”。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方法,都违背了儿童身心的规律,使孩子产生厌倦情绪,甚至畏惧心理。因而朋友孩子绘画兴趣的骤然淡化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兴趣就好比幼苗,能否开花结果还有待于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与“护养”,假使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或百般呵护操之过急都会让幼苗枯萎。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包括学前教育),只要在任课老师的潜移默化与合理指导下,让孩子自由发展就可以了,作为家长除了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与精神鼓励之外,无须为孩子过度操心。只有顺乎孩子的天性,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才能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否则,难免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

三不妨同孩子商量

一位家长对我说,他的孩子在家里做作业很不专心,不是一边做一边看电视,就是作业做几下,其他东西玩几下,常常影响了作业的质量。他三番五次地讲,可孩子就是屡教不改,不知怎么办才好。

其实,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孩子不是与生俱来就是这样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环境的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坏习惯的。比如大人总是限制孩子的活动时间,时不时督促孩子认真学习,让他们整天扑在学习上,超时超量地做作业。这样势必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特征,同孩子活泼好动的本性相抵触,造成孩子精神和体力上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疲劳烦躁、注意力下降、心不在焉等等。心理学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做作业时出现的三心二意,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生理性的“自我防卫”。从中我们应该看出孩子在学习、娱乐、休息上出现了不平衡。假如大人们不能发现这点,不从孩子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找原因,反而认为孩子有问题不听话,简单生硬地加以斥责与惩罚,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孩子越不认真,大人就越严格,大人就越严格,孩子毛病却越来越多。

笔者认为处理这种事,家长不妨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同孩子商量,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让孩子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共同定出一份合理的作息计划,这样孩子心里就有底了,学习时才能劳逸结合松紧有度,而家长和孩子双方的要求也就容易兑现,从而有助于拉近两代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与适当表扬,孩子自然会养成良好习惯。这无论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成长都是极为有益的。

总之,强制性的做法是不利于教育孩子的,只有同孩子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平等关系时,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家庭教育,您注意这三点了吗?】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心得:教育孩子,做好这五点06-09

夏季太阳猛烈如何防晒伤技巧之防晒要注意这3点03-08

应届毕业生实习期需要提升这6项能力,你都做到了吗?03-08

我长大了吗作文03-28

我长大了吗?作文03-20

这学期作文06-05

这真美作文06-10

这让我着迷作文05-12

我爱这秋天作文03-04

这真让我着迷作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