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幼儿教育案例

时间:2022-03-29 17:11:43 求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社会幼儿教育案例(通用8篇)

  社会幼儿教育是每个人接触校园教育的开始,那怎么才能更好的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幼儿教育的案例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幼儿教育案例(通用8篇)

  社会幼儿教育案例 篇1

  案例:

  今天的绘画内容是“我的好朋友”,孩子们在专心的画着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只有阳阳手拿着蜡笔,皱着小眉头,半天都没有起笔。我走了过去,抚摸着他的头问:“阳阳怎么不画呢?”他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画。”我好奇的问:“阳阳每次都画的很好,今天怎么了?”他低着头,嘴里嘟哝着:“我不会画。”

  于是我走到他跟前问:“阳阳的好朋友是谁呀?”阳阳说:“我的好朋友是猴猴。”“那我请他坐你对面,仔细看看他,好不好?”他点点头。我想这回阳阳该画了,可是他看看猴猴,又看看画纸…等到绘画结束,他还是没有画出来。

  分析:

  1.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得知阳阳在外面参加了绘画班。由于是混班,绘画内容偏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每次都让妈妈帮着画,然后自己涂颜色,造成了遇到困难就依赖别人,自己不愿动手画的原因。

  2.阳阳虽然年龄偏小,但他做事认真,是个要求“完美”的孩子。如在进餐环节,他总是注意不让饭粒、菜汤撒到衣服上,衣服总能保持得很干净。在手工制作中,不论是剪,撕还是粘,即使在速度上慢一些,他也要认真细致的完成好。因此,他的要求“完美”给他带来了心理压力,也是他不动笔的原因之一。

  3.小班刚开始时,他喜欢涂涂画画,能大胆地作画,兴趣也很浓。在绘画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中,我发现,他表现的不够积极,开始不愿意动笔画画了。我分析,阳阳是我班里年龄最小幼儿,随着绘画内容的丰富和自身能力的不足,影响了他的绘画热情,自信心不足,才表现为不愿动笔了。

  措施:

  1.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于是,我便找到阳阳的妈妈进行沟通,帮助家长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向她介绍在新课改下美术活动的基本思想和孩子在绘画过程中应该关注哪些方面,讲解了参加这样的兴趣班会给孩子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家长听了,很认同我的观点。这样的有效沟通,使幼儿在家在园都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

  2.创设宽松的氛围,给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幼儿意愿画是给幼儿应有的自主权,能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和心里氛围中作画的一种形式。对于缺乏自信的阳阳来说比较适用,我鼓励他按自己的意愿去大胆表达,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如:在美工活动中,我有意识的接近他,我问:“阳阳,老师知道你可喜欢画画了,那你最喜欢画什么?”他兴奋地说:“我最喜欢画大轮船了。”“那今天你送老师一艘大轮船好吗?”他高兴的点点头说:“好!”于是拿来蜡笔和纸,认真的画起来。过了一会儿,一艘漂亮的`大轮船就画好了。他兴奋地拿给我说:“看,我画的好吗?”我高兴地说:“这艘轮船太漂亮了,我想马上坐上去。”“好!那我带你去好远好远的地方玩。”在活动结束后,我表扬了他,并请他举起画来给大家看,在孩子们的掌声中,我看到了阳阳自豪的微笑和他所独有“手舞足蹈”式的表演。

  3赋予爱心,细心观察,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指导。

  面对幼儿,教师用积极、恰当的语言,肯定并赞美他的良好表现,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一点一滴的进步中建立自信。在每次的绘画活动中,我都关注阳阳的表现,给予他及时的帮助与指导。如在绘画小鸡时,我观察到他又静静地坐着,我走到他身边再次示范讲解给他听,画出基本形,鼓励他学画。画完后我说:“你画的小鸡真可爱,你的小手真能干!”在一次次的鼓励、示范、提示,暗示下,阳阳的小画笔开始忙碌起来。一幅幅“完美”的作品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当听到老师小朋友的赞许声中,阳阳笑了。

  经过家园的共同努力,我们从他自信的画笔中看到现在的阳阳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教师要关注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以爱的表达方式感染幼儿,鼓励他们大胆的探索与表达,获得满足和成功的体验。

  社会幼儿教育案例 篇2

  一.案例背景

  浩然是小班下学期入园的新生,由于他性格内向,身体弱小,刚入园时每天都要哭,不太愿意主动地与人交往。学习活动中从来都不愿意举手发言,老师和他讲话,他也不愿意开口。也许是从未有过集体生活的体验吧,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婆婆都与我联系过,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孩子自理能力差,与外界接触少,比较娇气,性格内向。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我发现他却又是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原来他所缺少的是自信和大胆的品质,需要的是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二.案例片段

  游戏活动时,我带孩子们到户外玩走荡桥。在我和保育员的保护下,孩子们一个跟着一个,玩得可高兴了。轮到浩然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地踏上木板,手脚抖了起来,身体晃得很厉害,他连忙下来,小脸红彤彤的,有点紧张,有点无奈,不敢再上荡桥了。我朝他笑了笑、点点头,对他说:“浩然,别怕,老师会保护你的。”他摇摇头,不敢走。我让其他孩子鼓励他,为他喊加油,孩子们大声地喊:“浩然加油!浩然加油!”可他还是摇摇头,并且往后退了一步。于是我不强求他,让他站在一旁,看其他孩子走荡桥。当他看见其他小朋友在老师的帮助下,都很努力地走过去,没有人摔下来,他脸上的悲戚表情一下消失了很多,我知道孩子心头的疙瘩已慢慢解开了,开始向前迈步了,于是我又鼓励了他一番。他真的走上去了,两只小手紧紧抓住扶手,小脚小心翼翼地往前迈开,我一边扶着他,一边为他加油。从他严肃的表情上看,他十分紧张,额头上已微微的沁出汗珠。慢慢的,他终于走过荡桥。孩子们为他拍手欢呼,我摸摸他的头,表扬了他的勇敢,他回头看看荡桥,露出了害羞的笑容。接下来他又很快地排在队伍的后面准备接受第二次的挑战。

  三.反思

  一位哲人说得好: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可见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类发展的内向动力;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的动力。自信对孩子来讲,是其将来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之一。尊重、赞许与鼓励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前提。浩然是个内向而胆小的孩子,在集体面前表现不够大方,活动中显得不够积极也很不自信。每当这个时候,我似乎可以从他的眼中窥探出一种渴望之情,于是我就想办法靠近他,对他倍加关注。记得刚开学时,我曾几次建议他加入小伙伴的游戏,他都固执地摇摇头。而现在,在老师、小朋友的眼里,浩然变得可爱了,变得懂事了,也愿意在集体面前说话了。看着他的'改变,我也发自内心的欣慰。是啊,象浩然这样内向胆小的孩子,更需要我们老师应该尽大可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采取少批评多鼓励的方法,经常以肯定的口吻表扬幼儿,使幼儿看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激起继续上进的愿望,增强其自信心。正是从老师的尊重和信任中,浩然感受到了愉快的体验,形成了对自身价值的认同,自信心得到了培养。作为老师,除了注意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顺应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教育技巧,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坚定的信任与执著的耐心点燃孩子心头自信的火花。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自信心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老师无意中的一举一动会深深影响着他们,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更会每时每刻地感染着他们,浩然就是一个例子,哪怕是老师的一个眼光、一个微笑、一个动作足以能使他鼓足勇气向前走。我为自己在寻常日子里一步步接近他,一次次鼓励他,一遍遍支持他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在孩子成长历程中,教师要细微的观察、适时的点拨、热情的鼓励。浩然就是因为有了我的关爱和鼓励,才点燃了自信的火花,在他的心头才慢慢燃起了渴望成功的激情。

  自信是孩子成长进步的重要因素,保护自信,培养自信是幼儿教师不容忽视的职责。《纲要》中明显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们只有正确的评价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尊重,我们的孩子才能扬起自信的风帆,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社会幼儿教育案例 篇3

  情况分析:

  tt小朋友性格比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处不是很融洽;很少参加集体的体育活动,动作发展很不协调,对活动项目和有点难度的动作表现出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孩子是早产儿,眼睛有点斜视,脚上有根骨头没有发育好,走路很不稳。所以孩子的日常事务都由奶奶包办,活动受到父母的诸多限制、不允许做这、不允许做那,怕有危险、出意外,因此形成了她过度依赖、不愿与人交往的个性。

  学期总目标:

  主动与家长联络、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她特点的`教育方案,如:让她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培养她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她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

  阶段培养目标及措施:

  第一阶段目标与措施:

  1、多与孩子交流、谈心,帮助她排除焦虑的情绪。

  2、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第二阶段目标与措施:

  1、关心与信任,帮助孩子战胜胆怯心理。

  2、发挥孩子的专长与爱好,使她获得成功体验。

  社会幼儿教育案例 篇4

  我要玩这个大球

  时间:20XX年4月20日上午9:00

  地点:操场“滚大球”运动场地

  我和孩子们站在操场上,和孩子们讨论晨间锻炼的规则,弘弘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大球”。选择运动器械的音乐一响起,弘弘撒开腿,朝大球飞蹦过去。这时场地上的大球只剩下一个了,弘弘和新迪同时拿到这个大球。两个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争起来。弘弘大喊:“是我先拿到的。”新迪说:“不对,你是跑过来的,是我先拿到的。”弘弘仍大叫:“我要玩。”我轻轻地对他们说:“你们俩商量一下,想个办法,要不,这样下去谁也玩不起来。”于是新迪用商量的`口气对弘弘说:“我先玩,等会儿交换地时候再给你玩,好吗?”弘弘松开拿着大球的手,我以为他同意了新迪的方法,正想表扬他,没想到他猛地抓起新迪的胳膊狠很地咬了一口。新迪痛得立刻松开了手,哭了起来。弘弘见状立即拿着大球准备玩起来。

  分析:

  攻击有多种表现或种类,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认为,攻击有两种表现方式:直接攻击和替代性攻击,直接攻击是对欲攻击的对象直接予以侵害。案例中弘弘的表现应属于这类。儿童的攻击行为有自己年龄阶段的特点,即以工具性攻击占优势。儿童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在一定情境中,能够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判断,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通过攻击手段产生的结果,因此儿童有时会受到外在诱因的驱动(如玩具、同伴中的领导地位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攻击。弘弘的攻击性行为其攻击的意图主要不在于伤害他人,而是为了得到“大球”,他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我咬他,我就能得到大球。”攻击只是他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

  社会幼儿教育案例 篇5

  他先打我的

  时间:20XX年5月12日中午12:00

  地点:盥洗室

  午睡时间到了,小朋友在准备入厕。男孩子有序地站在小便池前排起队,弘弘站在伟伟后面挨得很紧。伟伟转过头对弘弘说:“弘弘,你往后面站一点行吗?”弘弘没理他,仍然贴在伟伟身身上。伟伟上完厕所拎裤子的时候,胳膊肘不小心碰到了挨着他的弘弘,弘弘不由分说从背后紧紧勒住伟伟的脖子,伟伟大喊:“放开我,你干吗?”我立刻走上前,一边叫弘弘松开手,一边观察着伟伟的`脖子。幸好及时,要不准得出事。我问弘弘:“你为什么要勒伟伟的脖子?”弘弘理直气壮地说:“他用膀子打我。”

  分析: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依赖于具体情境和儿童的认知因素。认知行为理论认为某些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可能缺乏社会信息的处理能力,或者是对社会信息的解释出现了偏差。高攻击性的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倾向与带着敌意的眼光去解释伙伴的行为和意向,存在着归因偏差。具体来说,他在下列五个步骤的社会信息处理模式中容易发生错误或偏差:对环境中社会交往线索的译码;做出相应的解释和归因;搜寻可能的行为反应;决定一种可能的反应;执行这种反应。如果儿童在以上任何一个步骤上出现偏差或有缺陷,都可能导致攻击行为反应。此案例中弘弘的行为可以用这种理论来解释,他将他人一个无意的动作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错误的判断使他做出了错误的攻击反应。

  社会幼儿教育案例 篇6

  谁来还孩子一份真诚?

  片段一:早上孩子们陆陆续续的来到学校,他们都会甜甜的问候我,我也用微笑回应他们。这时候,牛牛来了,他腆着脸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来幼儿园吗?”“为什么啊?”“因为我很想你啊!你比我妈妈可漂亮多了。”这个小人精就知道说好听的哄老师,不过心里还是暖暖的。

  片段二:午饭时间刚刚结束,小值日生们有的拿着抹布帮老师擦桌子,有的拿着笤帚帮老师扫地,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这时候,蒙蒙却什么也不干,还在一边 “指挥”:“君君,你看这儿多脏啊!快来擦擦这儿。”“琪琪,这儿有很多纸,你快来扫扫啊!”我赶紧去过去问蒙蒙:“蒙蒙,今天你是值日生吗?”“是啊,老师!” “那你怎么总是站在这儿?”“老师,我站在这儿帮你‘指挥’小朋友啊!这样他们就不会乱了。”

  片段三:“谁帮老师去把你们的小被子抱进来啊?”中午晒得被子该收进来了。“我!”“我去!”孩子们就是这样勤快,每次都会争着帮老师,只有小志浩总是坐在那里不肯帮忙。“浩浩,你来和老师一起抱被子吧!”“可是,我的画还没画完呢?”他为了推辞竟拿出了画画本。“你只抱小的好不好?”“好吧!”他勉强答应了。到了晒被子的地方,他东看看,西看看,找了一个最小的抱上就走。我故意抱了很多,装着很吃力的样子在他的身边,可是他却视而不见。“浩浩,你帮我一下吧!”“你长得那么高应该抱多一点。”“你看,你不帮我,让别的小朋友看见会笑话的。”“如果我帮了你,让别的老师看见也会笑话你啊!”……

  案例分析:

  孩子是不会骗人的,他们有自己纯净的小天地,可是受社会大环境及其个别家长行为的影响,他们也学会油嘴滑舌,学会偷懒磨滑,并且不为所耻,反而愈演愈烈。

  案例反思:

  一、注重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

  老师和家长都愿意孩子能够成为诚实正直的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长却担心孩子太诚实了会被别人欺负。诚实不是无能,诚实的品格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只有品格上的完善,孩子才能健全地成长,我们家长和老师必须注重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我们应事事处处注意以身作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做好孩子的表率,注意用诚实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另外,对孩子的过失,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压制的方法,而应鼓励孩子说真话,以免孩子为了掩饰所犯的错误而说谎。对孩子进行诚实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我们要利用生活中出现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因势利导地耐心教育,使孩子养成诚实的良好品质。

  二、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我们的教育活动、游戏、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如:大班主题《我长大了》,目的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让他们懂得爱劳动是光荣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于克服困难,并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音乐活动《蚂蚁搬豆》,让孩子明白生活在大集体中应该相互帮忙,从而体验和同伴互相合作的快乐;语言活动《康康变了》,让孩子们从故事中了解到康康的变化,谁也不想做不爱劳动,总是找理由偷懒的孩子。

  三、注重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孩子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孩子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家长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关怀备至,而在道德品质培养方面则不尽人意,这就要求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孩子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总之,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上片段情况,和我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教师和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从生活的点滴抓起,围绕一个个小目标,不放过孩子身上每一微小的毛病和不足,持之以恒,强化训练,就一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会幼儿教育案例 篇7

  下午,小朋友吃完点心都进了教室。一会儿,天渐渐黑了下来,有的小朋友注意到了,星星说:“老师,天黑压压的,看也看不清,等一会儿爸爸妈妈不能来接星星了,”李欣说:“马上要下雨了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正说得热闹,突然天上打起雷来,雷声“轰隆隆”的传来,把小朋友们都吓住了,凌佳琦捂着耳朵说:“打雷很吓人,声音真响。”小朋友也学着她的样子将耳朵捂住。

  果然雷声过后,马上下起雨,雨越下越大,雨声吸引了幼儿,他们都不由自主地向窗外看去,有几位小朋友甚至跑到窗台边去看雨。李欣得意地说:“看天真的下雨了,”星星说:“没有伞,我不能回家了,”康康说:“雨下的真大,我听到声音了”我发现小朋友兴趣很高,我就说:“我们都来看看雨吧”,那些还坐在位子上的小朋友听到老师的鼓励,都一窝风地围在窗台前,拼着力气挤在最前面想看看清楚。

  我指着雨丝问幼儿:“雨象什么?落在地上变成什么?”小朋友看看天上往下落的雨丝,又看看集满雨水的'地面不知如何回答我,我说:“你们看,落下的雨象面条、象线,雨丝落在得上就变成水塘了,雨水落在水塘里会冒泡泡。”小朋友听了我的话,看得更有兴趣了。依依和周欣韫等几个小朋友都要跑到教室外面去看了,我赶紧制止他们,说:“大家象不感觉一下雨?”说着我就用手心接了一些雨水放在一些小朋友的手上,我这样连续接了几次,小朋友们能接触到雨水,他们都表现得非常兴奋,在教室里不停的跳着。

  雨慢慢的小了,小朋友也回到了座位上,我问:“刚才我们看了雨,现在我们来听雨声,听听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小朋友一下子静了下来,都仔细听起来,周欣韫说“现在没有声音了,刚才声音很响的,”于是我唱起“大雨、小雨”的歌,“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大雨小雨快快下”小朋友也开始跟着我一起唱起来了。

  分析:

  在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所在,是教师比较难以把握的。我们往往会将自己的猜测和推想强加于幼儿,使教师组织和安排的活动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符合。托班的幼儿虽然年龄小,知识量少,但他们对身边充满好奇,他们的兴趣往往会由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应起,当幼儿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需要时,及时给予支持和呼应。所以当小朋友对打雷、下雨的现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我就及时将大家的注意力都往这方面移动,引导幼儿观察雨丝、雨落下的样子,让幼儿感受雨和听雨声,大大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想要了解雨的愿望。虽然,这并不是我预先设计好的活动,但我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活动,我觉得真正领会了两期课改的精神,做到老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社会幼儿教育案例 篇8

  案例分析:让幼儿快乐很重要

  案例情况:

  大龙是从其他园转到我们班来的,刚来的那几天,大龙一走到教室门口就往回走,说不想进去,妈妈和老师怎么哄都没有用,对教室和幼儿园的抵抗情绪很强烈。通过跟大龙妈妈的交流,才知道原来大龙在以前那个幼儿园时,老师说如果哪个小朋友迟到就要被罚,被批评规定一定要按时到园来,不能迟到,吃饭和睡觉时也是管得很严厉,哪个小朋友不听话就被严厉。就因为这样,所以大龙看起来性格非常沉闷,更加害怕上幼儿园,对幼儿园老师也有害怕的情绪。所以才出现了刚来时一走到教室门口就不肯进来,往回跑,看着老师时眼神里也流露着怯怯的样子。

  分析:

  大龙正是由于在以前的幼儿园,老师的教育太严格了,或者可以说太过份了,违背了幼教的理念。大龙的性格受到了严重的压抑,对幼儿园产生抵抗情绪,如果一直下去,对大龙以后的性格发展会有严重的影响。

  采取措施:

  通过与大龙妈妈的沟通,和对大龙在班上所表现出来的形为,我们对大龙进行了家访。

  家访时,我们主动地和大龙说话玩游戏,把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距离缩短,把自已当成是小孩子,把大龙当成是自已最好的`伙伴,大龙也由刚开始的抗拒到后来的和我们玩得很开心。

  在幼儿园时,大龙有时独自一个人玩时,我们会拉着小朋友做游戏,然后和一个小朋友叫大龙过来一起玩,大龙玩得很开心,对大龙说话时,我们的语气和态度是非常亲切可爱的,在图书区域时,大龙在看一本小人书,我对大龙说,大龙,我给你讲这个故事吧。大龙看着我,点了点头,大龙已经不抗拒我们了,并且有点接纳我们了,给大龙讲故事时,大龙很认真的听着,不时冒出几个问题出来,很可爱。家园联系册上,大龙的妈妈说大龙说很喜欢们三个老师,并且大龙很想邀请我们去他家作客,我们去了大龙家,很有礼貌的叫我们。那天大龙玩得很心,我们走时,大龙还不肯让我们走。

  反思:

  其实大龙本身是个性格很开朗的孩子,只是以前受到了压抑,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他对幼儿园的抵抗心理,然后再让他的性格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大龙已经深深地喜欢上我们的幼儿园和我们老师。他妈妈说,到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大龙都吵着要上幼儿园,不愿呆在家里。还老是说要请老师去家里作客。大龙现在每天早上来看到老师都很有礼貌地跟老师打招呼,声音还很大呢,上课大龙也很认真,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很开心。每天下午妈妈来接了,大龙都不愿意走,说还想玩,大龙妈妈说从来没见过大龙这么喜欢幼儿园的。

  通过大龙的事情,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一个纯真自由的个体,还是让他们自由地成长,重要的是健康的心理。开心就好。

【社会幼儿教育案例】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小学化案例10-19

幼儿教育目标的案例03-31

小班幼儿教育案例(通用5篇)04-27

纳税分析案例10-19

案例分析范文07-21

案例分析总结01-21

沟通技巧经典案例07-31

案例分析报告12-30

大班的案例分析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