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时间:2020-10-06 13:06:17 职场健康 我要投稿

秋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学习中医养生方法,必须把握四季养生时间,食疗养生,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秋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欢迎阅读参考!

秋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秋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1、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2、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事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3、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伤人的津液。多数蔬菜、水果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之功效。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另外,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

  4、是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食物,多食皆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5、是重视精神调养。阴虚的人,肝火易旺,动辄发脾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搂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到了秋季,其燥象更为明显。因此,预防秋燥的另一环就是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

  6、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7、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8、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9、平时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纳新,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的侵害。

  10、白露过后,气候逐渐变凉,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秋气主燥,燥易伤肺。

  11、及时增减衣服。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不宜赤膊露体,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

  12、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润,但喝流质的饮食,尤其是饮料和水等液体饮料时,饮用方法颇多讲究、以少量频饮为最佳。

  拓展:秋季养生保健知识

  1、呼吸新鲜空气

  新鲜空气可以帮助血液畅行,促进肺活量和循环系统,是焕发精神活力和促进免疫系统的妙方。所以秋季要每天早晚半小时开窗通风,或经常到室外走走。

  让呼吸道黏膜接受一些冷空气的刺激,也是对呼吸道抗病能力的锻炼,可以提高免疫力。

  2、多喝水

  体内水分充足可以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感冒病毒难以迅速繁殖。

  营养科学家建议:每日饮水量按体重算为40毫升,儿童需饮更多的水。最佳饮料为:水、混合饮料(矿泉水或苏打水和苹果汁混合而成的饮料)、果茶或药草茶。要少喝咖啡、含酒精的饮料和酒。

  3、拒绝秋燥

  秋天干燥的气候,使人常感到口鼻咽喉干燥以及发生燥咳,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秋令还可出现大便燥结。此外,秋燥还可导致口唇干燥、皮肤干裂以及毛发脱落。防止秋燥,首先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最好喝3~4杯开水。

  4、拒绝秋乏

  告别了炎夏,迎来了天清气爽的秋天,人们感到比夏天要舒服得多了。可是,一些人会有困倦疲乏的`感觉,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适应,秋乏会自然而然地消除,但为了不因此影响工作和生活,最好还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适当的运动锻炼

  秋季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进机体抗寒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加胃肠蠕动,提高大脑皮层灵活性,保持头脑清醒,使精力旺盛。尤其对于男性,入秋后气候宜人,不会像夏天那样汗流浃背,正适合开始锻炼,保持强健体魄。秋季锻炼的项目很多,如慢跑、早操、太极拳、散步、登山、打乒乓和打羽毛球等。需要注意的是,秋季早晚天气转凉,运动时应及时增减衣物,以防出汗后着凉。另外,秋季气候干燥,运动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防造成津液不足。

  秋季饮食养生的原则

  中医学认为五脏功能必定与自然界相适应、五脏功能的强弱虚实与四时气候变有密切关系、故提出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之于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金匮要略》即有“秋不食肺”之说。燥为秋季主气、乃六淫之邪、其性干燥、易耗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干咳少痰、大便干结、烦燥不安等一系列。症状, 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症。秋燥伤肺则咳,润燥肃肺为秋令养肺之法则。

  1、滋阴润肺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立秋过后、炎热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人们常讲“秋老虎、毒如虎”。需要多喝水、多吃水果、比如雪犁、鸭犁等。宜多食用和胃补脾、善肺润燥的粥品。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2、宜酸少辛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讲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秋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相关文章:

冬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10-27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介绍10-27

中医冬季养生保健知识04-22

中医养生相关保健知识10-30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有哪些10-30

秋季女生养生的保健知识10-30

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10-28

冬季养生保健知识集锦10-26

夏季养生的保健知识有哪些10-30

常用的中医养生方法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