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历史学习方法

时间:2022-06-25 02:29:05 历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生历史学习方法

  国家规定历史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初中生历史学习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初中生历史学习方法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这是一则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

  历史课上,老师在讲《火烧圆明园》一课,小明一直在打瞌睡,老师便课堂提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小明吓得睡意全无,惊慌答道:“不是我烧的!”

  次日家访,老师说起此事:“我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他居然说不是他烧的!”这时,小明的妈妈急忙答道:“我家小明一向老实,他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小明的爸爸是个本地著名的企业家,站了起来,满脸不高兴地说道:“烧就烧了,多少钱赔就是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学好历史,生活中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不懂历史的人,将来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也不会成为一个成为处处为国家为人民利益着想的优秀的企业家。

  国家规定:历史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初步认识历史课

  (一)初中历史课要学哪些内容呢?

  初一学中国古代历史,初二学中国近现代历史,初三学习世界史。每一册课本一般都分为几个学习主题,历史学习基本上是以课为单位,一课时学一课。

  (二)每课课文由三大部分组成:

  ⑴导语导图:没课开始设诱发性导语,配置导图,目的在于创设学习情境,提示学习重点,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导语文字力求流畅生动,富于启发性。

  ⑵主辅栏目:每课由主、辅栏构成。主栏目呈现学习内容,辅栏目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要求。

  主栏目包括:

  ①必读课文(宋体):叙述《课标》规定学习的内容,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

  ②.阅读课文(仿宋体):是对《课标》“内容标准”的拓展,对必读课文起过渡、补充和说明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标》规定的内容, 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教科书的弹性。这部分内容穿插安排于必读课文之中。

  此外,还有打星符号的课,入中国现代史中的《世界经济的奇迹》,或者打星符号的子目,如中国古代史中的“大汶口文化”、“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建立”等也属阅读课文。

  ③注音和注释:对生僻字注音,对较难的历史概念注释。

  辅栏目包括:

  ①读读:阅读有关课文或文献资料。

  ②看看:观察地图、人物图、历史图片等反映的内容。

  ③写写:对重要的历史概念,难写的历史人名、地名、著作名等作为书面练习或直接写在教科书的相关位置。

  ④记记:对重要的历史年代、人物提出记忆要求。

  ⑤想想:思考、想象有关历史内容。

  ⑥议议:讨论有关历史问题。

  ⑶学习与探究

  每课后面设“学习与探究”栏目,包括“学习活动”、“史海拾贝”、“学习测评”、 “心得与疑问”四个部分。

  ①学习活动:分统一的要求的活动和选择性活动。统一要求的活动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活动内容及要求充分考虑实施的普遍可能性,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的农村学校实施的可能性。选择性活动是对部分学生的要求。活动形式有制作、故事会、朗诵、欣赏、参观、考察、知识竞赛、讨论、辩论、学史一得、演讲等20多种。

  ②学习测评:通过自测自评、自测他评,考察学生历史知识掌握和历史能力形成的情况,有助于学生认识学习目标和教师了解目标达成情况。

  ③史海拾贝:紧密结合该课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补充介绍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其他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史兴趣。

  ④心得与疑问:由学生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学习该课后的某一点收获、体会、认识,反映学生学习历史的所得、所悟;或由学生写出学习该课后还未明白的问题,或对教科书叙述的内容、对老师讲解提出不同的见解。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如何学好历史课

  不少同学、家长甚至是教师,对历史学习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误以为对历史知识死记硬背就是历史学习的唯一方法。认为平时划一划、记一记,考前背一背、练一练,历史就能考好。其实事实不是如此简单,不少同学考试时“全军覆没”的惨痛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如何做才能学好历史呢?

  (一)学会预习

  1.预习很重要

  所谓预习实际上也就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前有无预习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意义,这是由于小学的基础知识比较浅显,容易掌握,只要课堂注意听讲还是应付得了的。到了中学以后,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教材的知识结构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假如课前不作预习,仅靠课堂听讲,势必难以当堂完成学习任务。于是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要点,只好加班加点,进行补缺补漏。虽然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去了,但课余时间亦被各科瓜分殆尽,这与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相违背。针对这一现象,我想:与其让学生留着一大串问题走出教室,还不如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目的。

  预习可以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预习可以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预习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预有利于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学生一般对预习不够重视,除开对它的好处不了解,还因为感到时间不够用,没有功夫预习。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没有预习的习惯。其实,预习有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值得我们指出的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预习,尤为重要。其实,这种同学差的根本原因可能就在“不预习”上。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四个环节组成了每课时的一个周期,因为前面预习一个环节“欠债”,而影响了后面学习环节的顺利运行。整天忙于应付作业,如此恶性循环……这些同学在短时间内要多吃点苦,在完成每天学习任务之后,加班个把小时预习。这样做虽然费了时间,但上课能听得懂,减少了因上课听不懂而浪费的时间,花在课后整理消化、作业上的时间也可以减少了许多,时间一长,运转正常了,学习的被动局面改变了,就不需要再加班了。

  2.预习的策略和方法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预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学期预习(开学前在假期里,预习下学期的内容)。

  (1)学期预习和单元预习的步骤

  第一步:阅读序言——《致同学们》

  在课本里,序言主要是讲述历史课本的结构,学习方法。所以,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第二步:阅读本书目录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所学校,把即将学习历史的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从第一天开始就正式学习历史;第二组则先对历史课本做概括性的说明,通读目录,才进入正式学习。结果在起跑时慢了一步的第二组,最后成绩却普遍比第一组好。请利用好课本的目录,虽然看了课本的目录,也未必完全理解。但是,每次一翻开书,先读一次目录,就可以掌握过去所学的功课,在整体居于什么地位;其前后关系又是如何。由这里可以体会出,读书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对学习也才能胸有成竹。

  第三步:阅读单元导论

  序言所讲述的是广泛和一般的问题,但单元前的导论所讲的则是狭小和具体的问题。你注意到每个单元的前面都有一幅代表性的插图了吗?

  第四步:阅读书本后面的大事年表,将有助于你掌握历史的时序结构。

  (2)课前预习的基本程序

  通常,预习新课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①浏览教材;②编写本节的内容提要;③确定本节的重点和难点;④找出上课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可用彩笔勾出。

  (3)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课前预习的方法必须是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的学习具有盲目性,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就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是求全,全面预习而无重点,头绪杂乱,二是走向极端,自以为已无师自通,忽略听课。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预习之前进行必要的启发,以明确预习的目的性。因此,预习和启发为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

  布置课后预习时,要求学生用铅笔在书本上作批注,尤其要注意问题的序号化,理清知识的条理性,而且,在预习后,要求学生将课后习题完成,我在教授新课中将书本上的习题完成,这样既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善于提问与思考 授课中,我创造机会多设计问题由学生作答,使他们时时参与课堂活动,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多把机会让给那些腼腆或成绩较差的同学,对其作答要及时予以肯定,一方面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可锻炼其语感。无论是书本上的思考题或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要留有一定时间思考,让学生轮流回答或进行讨论,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学生的思维结果尽量肯定,一方面无须要求他们遵循一成不变的答案。只要能消化、吸收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中心意思明确即可。如果只靠死记硬背却不愿花时间来吃透问题,那只能停留在认识的表面上。所以我们应追求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在课堂教改实践中,对学生的踊跃回答,我就经常加以赞赏、鼓励。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给予肯定。我们老说学生只会死读书或读死书,这跟我们平常对答案的唯一性是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我对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是十分赞赏的,如我们对秦始皇进行评价时,学生提出了功过对半、功大于过或过大于功等看法,我都进行肯定并启发,希望学生能保留自己的看法,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再论证。当学生的思维结果经常被肯定后,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课堂的口头交流也训练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事实证明,只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会使我们的课堂常常出现热烈、活泼的场面,也会使我们的教学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爱偷懒的学生,但毕竟是少数,这套学习方法,对于许多学生来讲,还是十分的有效。这就使学生学起来的时候变得容易些,这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应该是有帮助的。

【初中生历史学习方法】相关文章:

历史学习方法07-08

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05-08

历史学习方法01-30

高中历史主要学习方法07-06

高中历史基础学习方法07-04

历史学习方法(15篇)02-25

历史学习方法15篇07-08

高中基础历史学习方法07-08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方法07-05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07-06